什么样的息肉会变成大肠癌

吉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为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多发生于直肠、结肠,指肠腔内壁长出的隆起性病变。一般患者无明显症状,通常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行肠镜检查时发现,少部分息肉体积较大时可出现腹部不适、便秘、便血、大便形状改变等。

01

哪些人容易出现肠息肉?

年龄在50岁以上、男性、有炎症性肠病病史、吸烟、饮酒、高脂饮食、肥胖人群、缺少锻炼者等等。另外,若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有大肠肿瘤病史,该类人群患有肠息肉的风险明显增高。

02

肠息肉都会癌变吗?

按照病理性质,分为:

1、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此类息肉一般不会癌变。

2、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通常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锯齿状息肉等。恶变率相对较高,可达40%以上,其中管状腺瘤最常见。根据恶变倾向高低,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后者恶变程度更高。

03

怎么治疗?

内镜下摘除肠息肉是治疗肠息肉的金标准。肿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建议尽早摘除。另外一些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并不一定需要切除,可咨询医生后定期行肠镜检查随访。据统计,摘除肠息肉的人群,肠癌的发生率降低了4倍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活检处病变不能完全代替息肉全貌,特别是息肉较大者,活检处无癌变不能肯定腺瘤其他处无癌变,或者活检处为炎性增生者,也不能完全排除癌前病变,需切除整个肿瘤行病理切片检查才能完全明确。

04

肠息肉摘除后会不会再发?

需根据息肉类型、大小及所在位置综合评估。通常息肉体积小、远端、非肿瘤性息肉再发率较低;而肿瘤性息肉再发率较高,应定期复查。

05

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肠息肉与饮食习惯及作息规律、精神状态等密切相关,平时当适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物,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快。因肠息肉有一定遗传倾向,如病理结果恶变倾向较高的患者,建议家人行结肠镜检查,排查肠息肉甚至肠癌可能。

正确就医指南

肠息肉为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一旦通过肠镜检查发现患有肠息肉,应及时至消化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息肉大小、形态、病理等给出专业治疗方案。医院脾胃病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苏大附一医院合作开展各种内镜下治疗,经验丰富,使患者免去外科手术的痛苦。

就诊地点:门诊三楼4号诊室(脾胃病科)

科室介绍医院脾胃病科由江阴中医世家、叶氏12代传人、江苏省首批名老中医叶秉仁老先生创立创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名医辈出,先后涌现出叶藻,张鑫,夏建忠,姚平等江阴市名(中)医、白求恩式好医生;年成为无锡市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年成为江苏省基层医疗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3名、护师15名,专科年门诊人次达5万人次,开设脾胃病、中西医结合胃肠病专科门诊、消化道早癌门诊、专家门诊,设有ERCP治疗室,内镜中心等。年胃镜检查例,肠镜近例,无痛检查近例,开展各项内镜下治疗余例,如消化道息肉摘除,早癌ESD,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治疗、狭窄扩张术、食管支架置入术、ERCP胆总管取石术,胆道支架置入术等。坚持辨证论治的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自行研制胃肠系列中成药:溃疡合剂、清异冲剂、健胃消炎颗粒、参苓白术散、颠茄合剂等特色中药制剂深受好评,广泛运用于临床。在胃肠病专科方面,功能性消化不良、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炎症性肠病更是重点发挥中医特色治疗,包括口服中药、中药灌肠、艾灸治疗、穴位贴治疗以及冬病夏治等各种中医治疗,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来源:医院脾胃病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ss.com/gryq/8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