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以下女性宫颈癌筛查的思考案例五

25岁以下女性宫颈癌筛查以及癌前病变的处理有其特殊性,各个版本的指南均有特别说明。应该如何理解这些规定呢?以下是一个案例。

患者,21岁,未婚,有性生活史多年,G0A0。因“性交后出血数次”于年11月就诊。

既往史:2年前诊断VIN3,曾在外院手术治疗(具体不详)。

TCT(-),HPVA9组(+)。转诊阴道镜。

总体评估:阴道镜检查充分,鳞柱交界不可见,3型转化区。

阴道镜所见:外阴、阴道均未见醋白上皮,宫颈下唇见厚醋白上皮,见内部边界,转化区上界不可见,碘试验呈芥末黄改变。

阴道镜印象:宫颈高级别病变。

活检病理

(宫颈6点)部分CIN1,部分CIN2,见挖空细胞;(宫颈9点)部分CIN2-3,见挖空细胞。(宫颈12点)宫颈粘膜慢性炎。

.11.行LEEP手术。

手术病理

1.部分宫颈切除:宫颈4°、6°、7°、8°、9°、10°、11°、12°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3级,其中宫颈6°、12°高级别CIN累及腺体;切缘未见CIN累及。2.宫颈残端3点、6点、9点、10点活检:送检组织未见CIN累及。3.子宫内膜活检:增殖期子宫内膜并子宫内膜息肉形成。

术后随访情况

.5.TCT(-),HPVA5/A6(+)。.2.TCT(-),HPV(-)。

疑问一

该患者是否符合宫颈癌筛查指征?

按照美国癌症协会(ASC)版筛查指南,开始筛查的年龄为21岁。年ASC指南则将开始筛查的年龄推后至25岁。年中国的《子宫颈癌筛查方案》中,也明确指出25岁以前不筛查。开始筛查的年龄推后的原因在前期已有相关文章论述(延伸阅读:《美国癌症协会年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指南针对的是无症状的人群进行的筛查。而且不适用于宫颈癌风险升高者(例如实体器官移植或干细胞移植后、HIV感染、其它原因导致的免疫抑制、或宫内乙烯雌酚暴露病史者)。例如免疫抑制患者有另外专门的筛查指南。

对于有症状的就诊者,就不能照搬宫颈癌筛查指南了。例如本例,有性交后出血病史,而且既往有VIN3治疗史,这些都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需要重视,及时查找原因。不能因为年龄未达到25岁就不予检查。

疑问二

关于HPV检测在25岁以下女性中的意义

按照美国癌症协会(ASC)版筛查指南,21~29岁建议采用每3年一次的细胞学检查方案。而且指南明确指出30岁以前不应采用HPV检测(无论是单独HPV筛查或者是联合筛查)。主要原因是30岁以前的女性HPV感染率较高,需考虑HPV检测的潜在危害。

在ASCCP年关于HPV初筛的中期指引中,也强调不应该在25岁以前进行HPV初筛,但是25~29岁女性应如何选择?指引没有明确的结论,只是提出了一些顾虑(延伸阅读:《美国癌症协会年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

年ASC指南则首次明确25~29岁女性中也首选单独HPV检查(主要原因:延伸阅读:《美国癌症协会年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

综上所述,各个版本的指南都一致认为25岁以前不应采用HPV检测。

不过,本例如果采用单独细胞学筛查方案,由于TCT(-),不符合阴道镜转诊要求,因此会错失诊断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机会。因此,从个案来看,指南仍有其不足之处,不能完全覆盖临床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本例由于有性交后出血病史以及既往有VIN3治疗史,因此采用联合筛查方案也是合理的。

疑问三

是否达到转诊阴道镜的阈值?

21岁,TCT(-),HPVA9组(+)。在这里,HPV只是分组检测,不是分型检测。虽然HPVA9组包括了16亚型,但HPVA9组(+)不能对应于HPV16(+)。因此,如果不考虑既往史,该患者即刻的CIN3+风险为0.74%,5年内CIN3+风险为2.3%,还达不到转诊阴道镜的阈值,应该一年后复查(延伸阅读:《ASCCP版指南中各种处理方案的风险阈值是如何确定的?》)。

但是,指南已经明确指出只适用于无症状的患者,任何异常子宫出血、阴道出血、或者肉眼可见的宫颈异常表现,有可能是癌症的表现,因此需要合适的诊断措施,例如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宫颈活检、宫颈管搔刮、子宫内膜活检等。考虑到患者有性交后出血病史,以及VIN3治疗史,转诊阴道镜是合理的。

疑问四

能否不做锥切,单纯随访?

ASCCP版处理指南指出,25岁以下的女性,组织学诊断的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处理是这样的:如果是CIN2,首选观察,但治疗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CIN3,建议治疗,观察是不可接受的;如果病理为宫颈高级别病变(CIN2,3),但不明确是CIN2还是CIN3,观察或治疗均可接受。

图1.25岁以下女性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处理

指南定出这些处理建议的依据是:25岁以下的女性,虽然HPV感染率较高,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发病率也较高(尤其是CIN2),但宫颈癌是不常见的。她们的宫颈高级别病变(尤其是CIN2)的自然逆转率较高,而进展为宫颈癌的风险较低。不过,CIN3是例外的,在任何年龄段都应该积极治疗。

本例患者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CIN2-3,按照指南,观察或治疗均可接受。但是结合患者既往VIN3治疗史,最终做了LEEP是合理的。

小结

25岁以下无症状的女性不建议做宫颈癌筛查,但是对于有症状者、或高风险患者应采取合适的诊断措施。对于病理诊断的宫颈高级别病变也需要结合病史给予合适的处理。

(本文仅为笔者个人观点,如有疑问,请参考指南原文。)

参考文献:

(1)FonthamETH,WolfAMD,ChurchTR,etal.Cervicalcancerscreeningforindividualsataveragerisk:guidelineupdatefromtheAmericanCancerSociety.

CACancerJClin.VN:

(2)HuhWK,AultKA,ChelmowD,etal.Useofprimary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testingforcervicalcancerscreening:interimclinicalguidance.JLowGenitTractDis.V19N2:91-6

(3)SaslowD,SolomonD,LawsonHW,etal.AmericanCancerSociety,AmericanSocietyforColposcopyandCervicalPathology,andAmericanSocietyforClinicalPathologyscreeningguidelinesforthepreventionandearlydetectionofcervicalcancer.

CACancerJClin.V62N3:-72

(4)PerkinsRB,GuidoRS,CastlePE,etal.ASCCPRisk-BasedManagementConsensusGuidelinesforAbnormalCervicalCancerScreeningTestsandCancerPrecursors.

JLowGenitTractDis.V24N2:-

(5)MassadLS,EinsteinMH,HuhWK,etal.updatedconsensus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bnormalcervicalcancerscreeningtestsandcancerprecursors.JLowGenitTractDis.V17N5Suppl1:S1-S27

往期精彩文章

《美国癌症协会年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

《ASCCP版指南有哪些主要变化?》《ASCCP版指南中各种处理方案的风险阈值是如何确定的?》

《既往多次细胞学阴性的意义何在?(案例一)——“从临床案例看指南”系列文章之一》

《既往多次细胞学阴性背景下新发现的HSIL意味着什么?(案例二)——“从临床案例看指南”系列文章之二》

《CIN1是否应该治疗?(案例三)——“从临床案例看指南”系列文章之三》

《过度筛查(案例四)——“从临床案例看指南”系列文章之四》

《ASCUS/HPV(+)的处理有哪些变化?》

《联合筛查双阴性的处理有哪些变化?》

《HPV初筛结果的处理有哪些变化?》

邓敏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ss.com/gryy/5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