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信号≠确定患肿瘤但如果任由发展它可能发展为肿瘤一旦发现以下这些症状要提高警惕、采取措施!01乳腺肿瘤乳腺不规则肿块或乳头血性溢液,警惕乳腺肿瘤。很多的初诊乳腺肿瘤患者,是因无意中摸到乳腺肿块而就诊。肿块多为单发,以无痛性肿块居多,少数伴有隐痛或刺痛,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若还伴有乳腺皮肤的“酒窝样”或“橘皮样”改变,建议就医。非妊娠期女性乳头流出脓液、浆液、血液等,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或乳腺肿瘤表现,需请医生进一步判断。
建议
一般而言,18岁以上的女性要学会乳房自检,每月定期检查一次。40岁以前的成年女性,每年体检除了要做外科触诊外,应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
40岁以后,除了乳腺B超,还应根据个体情况,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乳腺肿瘤高危人群,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复查,或接受乳腺肿瘤基因筛查。
02肝肿瘤肝硬化可能是肝肿瘤的肿瘤前病变。
肝肿瘤存在典型的三步曲,即肝炎→肝硬化→肝肿瘤。很多的原发性肝肿瘤是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的,而另外有许多是肝硬化合并肝肿瘤。
建议
肝硬化患者要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03胃肿瘤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是胃肿瘤的肿瘤前病变。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及时接受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一般不会致肿瘤。
但是有的胃肿瘤与某些良性病变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瘤变,而这些胃部疾病大多已长期存在,更易使患者放松对胃肿瘤的警惕。
建议
胃肿瘤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很一定关系,可进行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评估胃肿瘤风险,如有需要,可进一步进行胃镜检查。04食道肿瘤、喉肿瘤消化不良、吞咽困难、嗓音嘶哑,警惕食道肿瘤、喉肿瘤。上述两大症状在生活中较为常见,诱因很多,但如果出现长时间不明原因的持续消化不良,需考虑胃肿瘤的可能。
建议
长期吞咽困难,进食时出现胸骨后疼痛、食管异物感,不进食也会感到食管壁有菜叶、碎片或米粒黏附,吞咽下食物后会感到食物下行缓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内,应尽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镜检查。若出现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刺激性干咳等症状,或有痰中带血、咽部异物感等,对症治疗不见好转,或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应进行详细的喉镜检查。
05肾肿瘤、膀胱肿瘤无痛血尿可能是肾肿瘤、膀胱肿瘤的早期症状。在少数病例中,无痛血尿还可能是前列腺肿瘤的症状。
建议
只要出现血尿,不管量多还是量少,即使不痛,很久才一次,也要引起高度警惕,应该及早进行检查。06淋巴瘤淋巴瘤常以淋巴腺(结)肿大为初发症状,尤其是在颈部、腋下或腹股沟等部位。若淋巴结肿大时间较短,摸起来比较柔软,自觉疼痛或压痛,一般属于良性;若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长时间不消,坚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无疼痛或压痛,且逐渐增大,则要警惕肿瘤的可能。
建议
一处或多处出现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但无疼痛感的,就应当心淋巴瘤,应及时就诊检查。07肺肿瘤肺部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有很少一部分属于肿瘤前病变或者肺肿瘤。因此,并非所有的肺结节都需要手术切除。咳嗽不停,痰中带血,警惕肺肿瘤。肺肿瘤的常见征兆是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许多有顽固刺激性咳嗽。与感冒、支气管炎咳嗽不同,这种刺激性咳嗽用抗生素无法减轻,通常是间断性咳血痰或痰中带血丝,或咳嗽有大量泡沫痰,伴随喉部哮鸣音、胸闷、气促等表现,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有不明原因的低热。若上述症状持续2~3周不缓解,建议就医。
建议
如果发现出现了肺部结节,不要过度惊慌,也别忽视。及时进一步诊断明确性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观察或治疗。40岁以上人群或者有肺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尽量一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肿瘤。
08肠肿瘤???肠息肉是指大肠腔内黏膜表面隆起,导致局部增生的一类病变。其中,炎性肠息肉、错构瘤息肉、淋巴性息肉跟肠肿瘤关系不大;增生性肠息肉、腺瘤性肠息肉跟肠肿瘤有关系。长期便秘、腹泻,大便有血或呈深色、黑色,警惕结肠肿瘤、直肠肿瘤。大便形态、颜色以及排便规律的变化,是结直肠肿瘤直接的早期表现。不过,便血是临床上较复杂的一种症状,痔疮、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可能导致,但性状、颜色不同,若只发现便中带血不必过于恐慌,听从医生指导即可。
建议
可选择采集大便进行肠肿瘤早期筛查。如有需要,可进一步进行肠镜检查。09皮肤肿瘤无疼痛皮肤角质化可能是皮肤肿瘤的早期信号。一般具体症状包括:皮肤出现圆形皮疹样异常变化,局部扁平或隆起,表面出现棕黄色或黑色痂皮,患者没有疼痛感,多发于面部和手背。
建议
如果皮肤出现这种角化,及时去皮肤科看一下医生。10黑色素瘤交界痣可能是黑色素瘤的肿瘤病变。部分皮肤的交界痣和混合痣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可发生恶变,成为恶性黑色素瘤。尽管交界痣和混合痣已被证实有恶变倾向,但发展成为恶性肿瘤者很少。
建议
不要反复地摩擦、针挑等刺激身上的痣,也别乱用药物腐蚀它,这些都可能是激发交界痣或混合痣恶变为黑色素瘤的诱因。11口腔肿瘤口腔内出现不明原因的白色斑块,尤其是经常吸烟的人,可能是患上了口腔白斑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发生肿瘤病变的可能,甚至面临手术切骨的严重后果。据了解,舌头、牙龈、腮上黏膜都有可能是口腔白斑病滋生的温床。
口腔溃疡通常10天内会自行愈合,长时间不愈合的溃疡可能是结核性溃疡或者肿瘤。若溃疡伴有反复出血及不明原因的麻木、灼热、干燥感,且超过两周不愈合,就要警惕。
建议
发现白斑时,不要误以为是溃疡,需及时处理;别用指甲刮白斑;停止抽烟,否则会加速白斑恶化。大众对口腔白斑病普遍缺乏认识,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控制病情。
12宫颈肿瘤、子宫内膜肿瘤阴道莫名出血,警惕宫颈肿瘤、子宫内膜肿瘤。有些女性在性交、妇科检查,或用力排便后有少量阴道出血,呈淡红色或褐色,属“接触性出血”,可能是宫颈肿瘤的瘤前病变信号。
阴道出血一般先少后多,或时多时少,病情发展到中期,出血会明显增多。医院检查,并坚持4~6个月复查。绝经期后有不规律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在排除宫颈肿瘤和阴道炎后,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肿瘤。
建议
宫颈肿瘤筛查,HPV+TCT是很好筛查方式。21岁以上的或者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至少每2年做一次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HPV病毒检测。如果以上检查发现高危型HPV阳性或TCT异常,可以做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取宫颈上的组织,做病理组织学诊断,以判断是否处于肿瘤前病变。
13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排尿疼痛、血尿、尿量变化,警惕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肾肿瘤。血尿是膀胱肿瘤发出的信号。很多的膀胱肿瘤患者有血尿症状,多呈无痛性或间歇性,有时会自行停止。血尿有些是可以用肉眼发现的,但多数肉眼不能察觉,需做尿常规检查。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尿潴留都可能是膀胱肿瘤早期症状。前列腺肿瘤患者的早期表现多是尿流分叉、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等,血尿反倒不是主要症状。性生活时出现射精疼痛,或射出血性精液也需警惕。肾肿瘤早期表现不典型,部分人会出现血尿,无痛性间歇发作。
建议
定期筛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早期发现前列腺肿瘤的办法。50岁以上的男性,应该进行PSA筛查。有前列腺肿瘤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PSA检查。对于50岁以上有尿道梗阻的男性来说,除了查PSA,还要做前列腺指诊检查。
14骨肿瘤、睾丸肿瘤疼痛,警惕骨肿瘤、睾丸肿瘤。疼痛是多种肿瘤的症状,多见于中晚期,骨肿瘤和睾丸肿瘤早期就可能出现疼痛。骨肿瘤早期疼痛具有固定性、持续性特点,夜间尤甚,且日益加重。当感到腰背、四肢、关节等处疼痛、肿胀,找不到创伤、炎症、风寒等诱因,就要提高警惕。睾丸肿瘤疼痛常是局部隐痛、胀痛,痛感不是很强烈,手摸睾丸能发现不对称,患侧体积增大,有下坠感。
自助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