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疫情之下,盛会开幕,精彩纷呈

秋高气爽,硕果飘香,在这充满丰收喜悦的季节里,由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分会、广东省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医师分会主办,由医院、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四届大珠三角妇产科论坛于年10月10日在羊城广州隆重拉开帷幕。本次大会采用现场会议联合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我们邀请了国内近百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妇产科医护教育,在产科、妇科、护理三大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希望借此大会为国内妇产科同道们搭建一个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为提高和带动粤港澳妇产科学临床诊疗和相关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妇科分会场主要聚焦于妇科恶性肿瘤及子宫肌瘤保留生育能力的治疗、基因检测和靶向免疫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以及复发后再次手术的技巧与思考、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和困难类型患者的手术技巧等。下面将妇科分会场的精彩专题与各位同仁分享。

开幕式

本次大会由医院产科李瑞满教授以及妇科王晓玉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会长罗良平、医院党委书记闭思成、暨南大学基础学院杨雪松教授、医院陈春林教授、医院王子莲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刘慧姝教授、医院钟梅教授受邀出席开幕式。

广东省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妇科主任王晓玉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大会伊始,由王晓玉教授主持本次开幕式,首先介绍了与会领导和嘉宾,对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来宾和同道表示了热烈欢迎。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妇产科主任、产科主任、胎儿医学科主任李瑞满教授致开幕词

李瑞满教授首先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同仁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在年新冠肆虐全球这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医务工作者用自己的血肉身躯扛起了大山般的重任,有志不惧风来急,风雨过后是晴天!一路走来,我们暨大妇产科团结奋进,取得了一些辉煌的成绩,展望未来,我们会一如既往,悉心耕耘,砥砺前行,继续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以“护佑生命,卫戍健康”坚持擦亮“暨南”金字招牌。李瑞满教授讲到,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交流,则博学而睿智。我们要以此次学术大会为契机,充分沟通交流,拓宽思维,互取所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妇产科事业的发展而奋斗终生!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医院党委书记闭思成致辞

闭思成书记首先对出席今天开幕式的各位专家学者、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问候!闭书记表示,在李瑞满主任和王晓玉主任的带领下,经过四年的积淀与发展,已然成为医院妇产科学术会议的“金字招牌”,这离不开主办单位的领导与关心,各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倾囊相授,同事们的无私奉献,离不开在座各位同道们的信任与支持。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广聚学术资源,广交学术人才,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合作寻求新思路,开拓新途径,为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提高和带动粤港澳妇产科学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最后,闭书记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会长,暨南大学医学部党工委书记、医学部主任,资深影像学专家罗良平教授致辞

罗良平教授谨代表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全体线上及线下的同仁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罗教授讲到,今年是妇产科专委会成立的第四年,经过不断进行自身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大珠三角妇产科论坛从第一届到第四届,会议规模逐渐增加,今年与会专家达百人,线上线下参会代表逾千人,这是全国各界领导、专家、同仁对我们专委会成果的肯定及支持。此外,罗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将主要围绕妇产科医护教育进行,分为产科、妇科及护理三大分会场,特别开展妇产科视频演练点评栏目,主题涵盖面非常全面和周到。最后,罗教授表示专委会将时刻紧跟国际妇产科学发展步伐,不断更新本领域专业知识,以培养和造就专业化、复合型的妇产科医学人才为宗旨,共享高质医疗服务,提高广东省各级医疗机构妇产科诊疗水平,推动和提高我省妇产科学医学教育发展,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会议报道

陈春林教授:数字医学在妇产科疾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来自医院、中国妇产科数字医学研究团队的陈春林教授首先介绍了数字医学发展历程及中国数字医学发展历史,数字医学的基础是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通过演示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的操作步骤,介绍了数字医学在妇产科的应用现状,基于CT/MRI原始数据集构建人体数字化三维模型,如骨盆、盆腔脏器、腹盆腔血管、腹盆腔淋巴结等。陈教授结合临床经验并用大量三维重建模型向我们展示了数字医学在妇科各类疾病中的应用。另外陈教授还介绍了基于三维导航在体胎儿数字化模型的构建及评估等,该技术的应用对于指导分娩具有重要意义。

杨雪松教授:NF-kB信号与卵巢早衰

暨南大学医学院杨雪松教授从基础机制方面介绍了NF-kB和卵巢早衰的关系。杨雪松教授介绍了卵巢结构、卵泡的发育过程和分级,以及粒细胞对卵细胞后期发育的重要性。在卵泡的发育过程中,成熟的卵母细胞会进入FSH激素依赖期,颗粒细胞间开始出现卵泡腔。卵泡细胞在排卵后成为黄体,出现颗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针对颗粒细胞的作用,杨教授阐释说颗粒细胞在卵泡后期发育阶段相当重要,DNA发生损伤在应激状态下,可能会影响修复,导致颗粒细胞的凋亡,从而影响卵泡的发育。杨教授阐述了NF-kB在卵泡发育的各个阶段均出现内源性表达,其在小鼠次级卵泡向有腔卵泡转化中的作用,调节颗粒细胞生物学信号的作用,NF-kB小鼠模型的建立与鉴定,还分享了NF-kB信号在卵巢颗粒细胞中成功激活等图谱。

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医院王沂峰教授带来了早期卵巢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专题讲解。王教授指出早期卵巢癌患者年轻化,多小于35岁。如手术分期为Ia期,病理分化程度多为高分化,对侧的卵巢外观正常,活检病理为阴性,腹腔细胞学检查为阴性,对于此类的患者可选择保留生育能力的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卵巢癌诊治中具有一定优势,NCCN推荐经验丰富的妇科肿瘤医生可对早期卵巢癌病例开展腹腔镜手术。此外,腹腔镜还可以用来评估晚期卵巢癌能否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预后相对安全。生育力的保存方法有多种,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刘萍教授:前中盆腔脱垂悬吊术的新术式

医院刘萍教授带来的专题讲解是前中盆腔脱垂悬吊术的新术式。刘教授通过多个精彩的手术录像深入探讨了改良的腹壁悬吊术、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前中盆腔缺陷,相对于骶骨固定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势。基于病案分析,刘教授图文并茂地对腹壁悬吊术、髂耻韧带悬吊术的适应症、手术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分享了腹腔镜下前中路脱垂钛补片腹壁悬吊术、腹腔镜下髂耻韧带悬吊术手术视频,配以精彩点评及分析讲解,课程要点贴切临床需求,开阔了广大医生的思路和视野。最后刘教授总结道:此类手术学习难度不大,但掌握手术的适应症非常重要。

王晓玉教授: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管理

大会主席医院王晓玉教授讲解的主题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管理。根据CTCAE标准不良事件可分为5级,轻者无需治疗,重者可引起患者死亡。其中,贝伐珠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高血压、胃肠道穿孔。如有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胃肠道穿孔、重度出血、危及生命的血栓事件和肾病综合征等需停止治疗。并针对各种常见的并发症的不同发生程度介绍了对应的处理方法。在管理过程中需掌握预防、评估、检查、治疗、监测的基本管理原则,并详细讲解了不同分级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最后,王教授强调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管理的关键在于早诊断和早干预。临床上,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但大部分可在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或停药后缓解。

罗喜平教授:腹腔镜下巨块型腹主动脉旁转移淋巴切除技巧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罗喜平教授讲解的主题巨块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技巧。淋巴结切除术的主要风险有血管损伤,肠管损伤、输尿管及神经损伤和淋巴漏,选择腹腔镜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妇瘤科医师进行。罗教授通过手术录像逐步讲解了腹主动脉旁巨大淋巴结切除的手术技巧。在手术录像解说中,罗教授强调术前的评估非常重要,要和相关科室密切配合。在切除过程中,在切除彻底性和手术安全性无法平衡时,应首先确保手术安全。最后总结到,手术的成功需要术前充分评估以及术中充分准备,手术过程中要解剖暴露清楚,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并需要依托血管外科等相关科室的可靠保障。

黄浩教授: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改进

南方医院妇产科黄浩教授首先指出目前的研究认为宫颈癌根治手术的腹腔镜术式与开腹术式的选择存在争议,针对目前的质疑,国内外均有相关研究进行。随着一系列的质疑和思考,改进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机会来了,出现了众多改良的方法。黄教授结合临床经验指出,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要做到减少复发及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几点经验:1、首先需要重视无瘤观念的建立:从切皮开始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贯彻不挤压肿瘤、避免穿透阴道等措施。2、注意根据个体宫颈癌患者的准确分期及适应症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3、术后处理要做到大量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盆腹腔和阴道残端;接触过肿瘤和切除标本的手术器械不能再用于缝合残端和腹壁,避免肿瘤细胞的种植。

沈媛教授: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病例分享

医院沈媛教授带来了宫颈癌特殊病理类型的病例。沈教授首先讲解了子宫中肾管癌。其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诊断,可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表达的特异抗体。诊断时需要与良性增生宫颈腺癌、透明细胞癌进行鉴别诊断。分期遵从宫颈癌,治疗方面因病例数太少尚无特异性有效的放化疗方案。第二个特殊病例类型的病例是类似卵巢性索间质细胞瘤的子宫肿瘤,临床观察多为良性,具有低度恶性潜能。全世界范围内报道少于例,好发于围绝经期妇女,临床表现无特殊性。需与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宫颈苗勒管腺肉瘤进行鉴别诊断。治疗方面主要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5年的生存率可达95%。

刘继红教授:EMSO卵巢癌系统治疗进展

医院刘继红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年ESMO亮相的卵巢癌临床研究新进展,探讨了卵巢癌的相关治疗策略。其中刘教授主要讲解了NORA研究的成果:NORA研究是首个对尼拉帕利个体化起始剂量治疗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尼拉帕利个体化起始剂量用于卵巢癌患者维持治疗的临床获益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尼拉帕利维持治疗使总人群中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68%(HR0.32;95%CI:0.23–0.45;p0.),相较安慰剂组,接受尼拉帕利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中位PFS:18.3个月对比5.4个月。NORA研究提供了中国人群尼拉帕利个体化起始剂量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对指导临床医生选择用药很有帮助。随着对化疗的耐药机制的不断探索,相信卵巢癌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极大的进展。

林仲秋教授:基因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中医院林仲秋教授讲解是专题是妇科肿瘤基因检测。BRCA基因检测意义重大,首先可鉴别普通女性的罹患卵巢癌风险,提前制定预防策略。其次检测胚系BRCA1/BRCA2突变,阻断治病突变传递给下一代,降低后代罹患卵巢癌/乳腺癌的风险,此外,BRCA胚系或体系突变者对铂敏感,PAPPi和贝伐单抗应用于此类患者效果较好。HRD检测可覆盖BRCA突变人群,更加精准指导PAPPi的应用,但目前国内尚不能完成HRD检测,为下一步亟需攻关的方向。除了BRCA和HRD,其他免疫靶标包括MSI-H/MMR/PDL-1/TMB-H等,抗血管生成药物不需要检测分子标记物,不同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可能提高疗效。林教授还特别提到了POLE分型可指导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医院已经开展该项目,有良好应用前景。

李志刚教授:PARPimenoworPARPimelater?ASCO指南如是说

医院李志刚教授讲解的主题是PARPiASCO指南。李教授结合了临床常见的诊疗问题如卵巢癌能否再次使用PAPPi维持治疗等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参会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讲。李教授指出目前PAPPi只有一次性的使用机会,并且PAPPi在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副作用的管理,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持续性细胞减少症等。最后李教授通过两个病例总结到IV期患者、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残留及部分缓解的患者建议使用。卵巢癌的治疗要有大格局,小情怀。眼光放远,全盘运筹,力争治愈。

何善阳教授:精准时代,卵巢癌再次手术的反思

医院何善阳教授带来专题讲座精准时代下卵巢癌再次手术的反思。何教授讲解到铂耐药卵巢癌的再次手术主要作用是首先是缩瘤,刺激细胞进入增殖期,增加化疗敏感性。其次是改善残留微小癌灶血供,化疗药物易到达病灶,提高化疗敏感度。最后是最大限度的切除复发灶,缓解肠梗阻、出血及疼痛,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最后,何教授总结到复发性卵巢癌考虑手术时,需全面评估,并牢记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是一项高度复杂性的外科手术。AGODESKTOPIII以及其他结果阳性的手术研究均来自高度专业的手术中心,由此可见应用或开发更为有效的评分系统筛选适合手术的患者(即有效预测患者手术能否达到RO)至关重要。

林绍强教授:浅谈妇科肿瘤的化疗耐药困境和出路

广东药科大学林绍强教授讲解的专题是卵巢肿瘤化疗耐药的困境和出路。卵巢癌手术后以铂为主的化疗是卵巢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复发与耐药仍然是无法避免的结局。因此,林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卵巢癌耐药困境的突破——唾液酸的修饰与化疗耐受。唾液酸在自然界中食物中含量较低,其中燕窝最高,可达6.7%。过度的唾液酸酸化与肿瘤细胞间信号传递、黏附、侵袭等表型相关。过度的唾液酸化可促进肿瘤的增殖迁移,而敲减后可增加肿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最后,林教授阐述到免疫治疗未来也许是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新出路。

冯忻教授: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治疗

广州医院冯忻带来了专题讲座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治疗。目前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治疗是宫颈癌治疗难点,由于治疗手段有限5年生存率低于20%。五十年来宫颈癌治疗获批药物中仍以化疗药物为主,但近年来免疫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研究增多并取得可喜的进展。NCCN指南优先推荐贝伐珠单抗联合一线化疗药物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多项研究表明贝伐珠单抗联合一线化疗药物改善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生存,显著提高ORR及OS。最后,冯教授指出FDA已批准Pembrolizumab用于MSI-H/dMMR的实体瘤人群的后续治疗。

李小毛教授:宫颈癌三级防控

医院李小毛教授讲解的专题是宫颈癌的三级防控。WHO推荐宫颈癌三级预防,目前HPV疫苗已经广泛应用于宫颈癌预防。目前,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大恶性肿瘤,85%的新发病例在发展中国家,一旦发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将造成严重的损害。目前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放疗和化疗。随着HPV预防性疫苗的面世,我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策略已从对适龄妇女定期筛查的二级预防,提前到对适龄女性进行HPV预防性疫苗接种的一级预防。随后李教授讲到了全国推荐接种HPV疫苗的年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是安全的,但也会有一些不良反应。HPV疫苗接种并不能预防所有宫颈癌的发生,定期的宫颈筛查仍是预防宫颈癌的一道重要防线。李小毛教授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不同效价HPV疫苗的效果及接种情况,指出HPV疫苗的研制成功对宫颈癌的防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李教授还重点介绍了低危型HPV感染的治疗,特别是尖锐湿疣的诊治方法,强调中西医联合治疗的可行性。

姚书忠教授:困难子宫内异症手术处理技巧

医院姚书忠教授讲解专题是腹腔镜下膀胱输尿管结合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由于内异症病灶的侵袭作用,造成解剖结构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千变万化。而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生长于下尿路。一般双合诊可触及触痛结节,膀胱镜检查可见膀胱粘膜紫蓝色结节或息肉样增生。除造成患者痛经外,还会造成患者输尿管梗阻,进而影响肾脏功能。因此,此类患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泌尿系统的重建。最后姚教授通过精彩的手术录像详细的讲解了膀胱和输尿管病灶切除的注意事项以及输尿管膀胱种植术的手术技巧。

王刚教授:子宫肌瘤的治疗与生育力保护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王刚教授带来了子宫肌瘤保留生育力治疗的专题讲座。王教授了根据FIGO对子宫肌瘤的9分型法,以及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原则为期待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王教授分析了各型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病,诊治过程中应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ss.com/grzc/4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