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只要一提到肿瘤和癌症,很多人都会恐慌、害怕,认为“肿瘤=癌症”。近年来快速上升的各种肿瘤发病率,更是让人们胆颤心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辨一下“肿瘤君”与“癌症君”。
肿瘤家族分两大阵营——“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大家常说的癌症其实是指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还算本分,大多数不会恶变,很少复发,生长缓慢,对机体影响较小。当然,有一些良性肿瘤是可以和你和平共处一辈子的,但有一些还是有较高的恶变风险,不是说良性肿瘤就能完全放任不管。
而“恶性肿瘤”家族就有很多厉害角色了,它们有无限制向外周扩张地盘、浸润到正常组织内、转移到身体其它器官等恶习,对身体的危害程度相当大!
如何预防恶性肿瘤?1.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
今年1月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年全国癌症报告》,恶性肿瘤(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年恶性肿瘤发病约.9万人,死亡约.8万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
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及结直肠癌、乳腺癌等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肺癌位居男性发病首位,而乳腺癌为女性发病首位。
2.被“掰弯”的美国癌症死亡率
再来看一下我们印象中饮食结构“不太健康”的美国,年1月发布的美国癌症统计数据,犹如一块大石扔进了平静的湖水,激起阵阵浪花,引起了肿瘤医生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讨论。数据显示,近二十几年来癌症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出现明显的下降。
3.如何预防和控制癌症?
(1)死亡率出现“拐点”,头号功臣是控烟
年,一篇发表在CancerProgressReport杂志上的文章报道显示,烟草“制造”了超过80%的肺癌患者,让肺癌成为恶性肿瘤中的头号杀手。而美国“控烟”行动造就了全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双双下降的奇迹。所谓“上医治未病”,美国对烟草的控制从源头上遏制了疾病的发生,是抗癌的头号“功臣”。
(2)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一般来说,筛查主要是在早期发现疾病,通过早治疗,从而减少癌变率和死亡率。如进行结直肠的筛查,除了能够发现早期肿瘤,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之外,还能有效发现息肉、腺瘤等癌前病变,从而把肿瘤扼杀在摇篮里,降低发病风险。
(3)管住嘴迈开腿,癌症才能“绕着走”
近年的数据显示,中国肥胖人群的比例正在迅速上升。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肥胖会导致10种癌症的风险上升,包括食管癌、乳腺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肾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美国一项涉及万人的大数据研究表明,运动能显著降低13种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
在谈“癌”色变的今天,如果你还不了解十五种癌症之最,你就过时了!在昨天上午举行的马年最后一场“名医大讲堂”讲座上,著名癌症治疗专家、南方医医院院长罗荣城教授以“防癌有方”为主题,为听众们梳理了十五种“你不得不知的癌症之最”。
南方医医院院长罗荣城:
防肝癌需要警惕水污染
引发肝癌的因素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饮用水污染、遗传因素以及糖尿病、吸烟、饮酒、砷暴露、肥胖等其他因素。
在外部致病因素中,水污染和黄曲霉毒素尤其需要警惕。“曾有研究发现,在肝癌高发区饮用受污染池塘水的居民患病几率要高于饮井水的居民。”罗荣城提醒,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B1(AF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被黄曲霉菌污染产生的霉玉米和霉花生等能致肝癌。
在导致肝癌的内部因素中,肝炎、肝硬化、糖尿病需要特别注意。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所致肝癌,加起来占了全部肝细胞癌发病数的80%以上。“糖尿病也和肝癌的发生有关系。”罗荣城说,他的科研团队发现了糖尿病可增加肝癌发生的危险,并首次发现了可同时导致糖尿病及肝癌发生的基因NCO5。
罗荣城指出,预防肝癌,最基础的一级预防就是减少致癌性暴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除了注射乙肝疫苗,防止丙肝传染外,生活上,要注意保存好家里的食用粮食、防止发生霉变;坚决不吃黄曲霉素污染的稻米、面粉、玉米、大豆、花生等;饮水卫生不要污染;减少亚硝胺摄入以及戒烟、戒酒;不吃或少吃含有亚硝胺类物质多的食物,如酸菜、咸菜、隔夜菜、咸鱼、香肠等;戒除嗜酒、酗酒等不良习惯,不喝烈性酒、劣质酒,以防酒精对肝细胞的破坏。
癌症15“最”
1。最有中国特色的癌:肝癌
2。中国人得的最多的癌:肺癌
3。孩子最容易得的癌:白血病
4。最有男人特色的癌:前列腺癌
5。最有女人特色的癌:乳腺癌
6。最能避免的癌:子宫癌
7。最早可能被消灭的癌:宫颈癌
8。治疗效果最好的癌:乳腺癌
9。中国癌症发病率最高城市:上海
10。和饮食最相关的癌:消化道癌
11。病情最温和的癌:甲状腺癌
12。不会得癌的部位:指甲和头发
13。最难治疗的癌:胰腺癌
14。最复杂的癌:淋巴瘤
15。最具广东特色的癌症:鼻咽癌
南方医医院外一科王远东:
至少2/3肿瘤与饮食有关
“癌症也分‘勤快人’和‘懒汉’。”自称“木讷医生”的南方医医院外一科王远东教授妙语如珠,观众们不时爆笑。他指出,肿瘤中至少三分之二和饮食有一定的关系。“80%的癌症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引起,这些生活方式和环境是人们往往不注意的,如长期吸烟、老喝滚烫水、长期食用烟熏食物、蔬菜吃得少、爱钻牛角尖、多性伴侣”。
不过,全球1/3的癌症是可预防的,这需要人们从细节做起,如保证良好睡眠、保持乐观情绪、限制饮酒、多参加运动。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他建议男性不吸烟;女性肺癌的罪魁祸首是二手烟和烹饪油烟,建议下厨时开足排气抽油烟机,烹饪结束后继续排油烟3分钟。
12大症状早期出现要警觉
1。有持续性(有时间断性)进行性加重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或复视、视物障碍,或伴有鼻出血、头晕、耳鸣耳聋等症状。
2。身体任何部位出现肿块,那怕只有黄豆大的肿块,特别在颈部、乳房、心窝部、右肋下、锁骨上等处出现,且肿块不断增大。
3。乳房左右不对称,大小有变化,乳头流出血性或乳样分泌物,或者发生糜烂。
4。经久不愈的干咳,无痰或少量痰液,伴有声音嘶哑,痰中夹血丝或小血块。
5。长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饱胀,没有吐酸水,或大便黑色如柏油。
6。中年以后,性交时阴道出血,或阴道不规则流血,或白带多且有恶臭。
7。突然出现无痛性血尿。
8。大便习惯改变,或不明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便血不止。
9。身体某部位没有外伤而发生溃疡,或在瘢痕上发生溃疡,虽然治疗,但长久不愈。
10。身体任何部位长出的疣或色素痣迅速增大,颜色变深,局部毛发脱落或发生破溃。
11。身上较长的骨骼(如四肢骨)某处不明原因的疼痛且进行性加重。
12。不明原因的发热、消瘦、贫血、闭经和泌乳。
南方医医院肿瘤三科教授朱玲玲:
保持良好心态也是防癌之法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癌症的发生发展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及外在致病因素有着密切关系。”该院肿瘤三科教授朱玲玲说,中医养生防癌有四法: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和调情志,摄养精神;食欲有节,谨调五味;起居有节,不妄劳作。
首先是人体顺应四时气候变化,避免外邪侵袭,春避风温、夏避酷暑、秋避燥邪、冬避严寒。同时,中医理论认为长期的情绪过度波动,就会伤害相应的脏腑。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是中医的养生之道,也是防癌之法。
她建议,每天几点休息和起床要顺应四时昼夜规律,春夏季可以晚睡早起,秋季要早睡早起,而冬天则早睡晚起,顺应四时昼夜规律起居作息。每天按摩涌泉穴位20~30次可起到强心健体、提高免疫力作用。如长期艾灸“关元”“足三里”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温中散寒,化淤消肿的作用,并能健脾补胃,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其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在饮食上面,朱玲玲推荐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清淡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吃醋。她推荐的抗肿瘤药有薏米、山楂、罗汉果、百合、杏仁。
4.癌症的药物治疗
近年来研究显示传统医药用于癌症治疗具有一定优势,金诃藏药“仁青常觉”在癌症治疗中有如下研究成果。
(1)体外细胞实验研究显示,仁青常觉具有抑制卵巢癌细胞和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1,2]。
(2)仁青常觉联合环磷酰胺对白血病小鼠的实验研究显示,仁青常觉对癌症化疗具有保护作用,减少化疗副反应,具体表现在仁青常觉联合环磷酰胺使小鼠免疫细胞活性增加,提高机体免疫,明显延长了小鼠生存期,有助于化疗的完成[3]。
(3)动物实验研究显示,仁青常觉可以使小鼠痛阈值显著升高,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此外仁青常觉还可以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间,具有抗疲劳作用,提示癌症患者加用仁青常觉,将有效缓解癌性疼痛,干预癌因性疲劳[4]。
(4)临床研究显示,胃癌前病变患者给予仁青常觉治疗两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上升,且显著改善临床症状[5]。
调和滋补,百病同治
—全面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清热解毒,调和滋补。用于“龙、赤巴、培根”各病,陈旧性胃肠炎、溃疡,“木布”病,萎缩性胃炎,各种中毒症;梅毒,麻风,陈旧热病,炭疽,疖痛,干黄水,化脓等。
口服。重病一日1g,一般隔三天至七天或十天服1g;开水或酒泡,黎明空腹服用。
参考文献:
[1]吴洪革,马宏伟,付素心.仁青常觉治疗卵巢癌的作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7):22-24.
[2]王海苹,邵成雷,姬涛,等.仁青常觉在制备治疗前列腺癌药物中的应用[P].中国专利:A,-03-05.
[3]吴洪革,邵成雷,付素心.藏药仁青常觉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白血病的实验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5):21-22.
[4]孙鹏,付琼玲,薛玲.仁青常觉镇痛、抗疲劳、免疫作用药理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4):-.
[5]拉巴普尺,邹煜明.藏药仁青常觉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36):-.
推荐阅读
癌症发作前3年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前所未见建议收藏!
(以上产品为处方药,上述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如有相关病症,请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并遵医嘱服用)
慢性病、疑难杂症咨询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