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白霖 http://pf.39.net/bdfyy/bdfzj/150818/4681581.html今天看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并由此联想到另外两个小故事。三个故事如下:第一个小故事——《找气球》在一个研讨会上,50个人走进一个装满气球的教室,主讲人提出一个非常奇怪的要求:给每人一个气球,要求大家在气球上用笔写上自己的名字。接着将气球收集起来,放到另一个房间里,然后,大家被到放气球的房间,要求各人分别找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气球,限时5分钟。游戏开始,大家都疯狂地找寻自己的名字,碰撞,推挤,现场一片混乱。然而,5分钟过去了,在场没有人能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气球。这时,主讲人喊“停!”要求大家随便找到一个气球,然后把气球递给上面有名字的人。这么一来,不到2分钟,每个人都接到了自己的气球。于是主讲人指出:我们每个人都疯狂寻找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又不知道它在那里,只好漫无边际盲目寻找,大多劳而无功,失败而归。相反,如果周围的人都能高风格高姿态,无私地给予帮助,援助,他们都能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找到他自己想要的。这就是社会的优越,人的素质,道德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存,互补,互帮,互助……这个找气球的小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到:帮助自己最好的办法,是去帮助别人!第二个小故事——《天堂》一位行善的基督徙,临终后想知道天堂与地狱究竟有何差异。于是天使就先带他到地狱去参观。到了地狱,在他们面前出现一张很大的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地狱的生活看起来还不错嘛。不用急,你再继续看下去。过了一会,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瘦骨如柴的饿鬼鱼贯地入座。每个人手上拿着一双长十几尺的筷子。可是由于筷子实在是太长了,最后每个人都夹得到,吃不到,唉声叹气,怨气冲天。真是很悲惨!再带你到天堂看看。到了天堂,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满桌佳肴,每个人同样用一双长十几尺的长筷子。围着餐桌吃饭的可爱的人们,他们也用同样的筷子夹菜,不同的是,他们喂对面的人吃菜。而对方也喂他吃,因此每个人都吃得很愉快。参观了《天堂》,我再次深深地感到: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只在于你是否有一颗助人的心。除此以外,我觉得,制度合理、分工协作很重要。在前面这个找气球的小游戏里面,主持人宣布的游戏规则对游戏成败起到决定作用。游戏任务是在五分钟内找到写有自己名字的气球,若是规定大家只准“自己找自己的气球”,其过程必然是互相消耗,资源浪费,秩序混乱,其结果必然是劳而无功,事倍功半,最终无法按时完成任务。而主讲人改变规则,允许大家“随便找一个气球,然后把气球递给上面有名字的人”,那么,不到2分钟,每个人都接到了自己的气球。不过,或许还有一种人,找不到自己的气球,拿着别人的气球不放,也让别人得不到。是否愿意把你不需要的东西给别人,全凭个人喜好或人品道德。怎样避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规则很重要。第三个小故事:弥陀与韦陀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寺庙大门,正面首先供奉的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寺庙的后门,则是满脸威仪拿着金刚杵的韦陀。为什么要这样布置呢?相传在很久以前,弥勒佛和韦陀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宇。在弥勒佛掌管的庙里,因为弥陀佛热情快乐,大肚能容天下之事,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弥勒佛不善于理财,虽然人很多但依然入不敷出。与此相反,韦陀管账是一把好手,但因为过于严肃,整天板着脸,来韦陀掌管的寺庙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几乎香火都断绝了。佛祖在查看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把弥勒佛和韦陀放到同一个庙里,而且进行了分工,弥陀佛负责公关,坐在大门口,笑迎八方,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一丝不苟,则让他负责财务和管理纪律。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下,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由于佛祖知人善任,使两人各尽所能,挽救了寺庙。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人无完人,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人都是可用的,关键是看把人放在什么地方,v如何做到知人善任、扬长避短,是一个领导者管理能力的体现。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帮助自己最好的办法,是去帮助别人!2.你不需要的东西,说不定恰好是别人所迫切需要的。3.知人善任,扬长避短,才能使团队效能实现最大化。4.当今社会,只有合作,才能共赢。(龚海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