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ldquo一站式rdquo

不孕症“一站式”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技术(简称“一站式”超声造影)是指将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宫腔水造影、输卵管超声造影有机整合,必要时辅以盆腔水造影等技术,对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在内的女性生殖系统或盆腔相关的常见不孕原因进行系统性筛查,从而为临床提供相对全面的诊断信息,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不孕症“一站式”超声检查体系多中心研究专家团队针对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流程进行深入讨论,初步达成不孕症“一站式”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技术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借鉴和参考。

一、“一站式”超声造影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一站式”超声造影的适应证包括:

(1)女性不孕的原因评估,包括输卵管通畅性的评估;子宫、输卵管、卵巢器质性病变的评估;盆腔粘连的评估。

(2)输卵管修复成形术、复通术、输卵管妊娠治疗后等的疗效评估。

(二)禁忌证“一站式”超声造影的禁忌证包括:

(1)生殖道急性、亚急性炎症及结核活动期。

(2)月经期、阴道出血。

(3)尚未排除妊娠。

(4)盆腔术后8周内、流产或宫腔操作术后6周内。

(5)生殖道恶性肿瘤。

(6)体温超过37.5℃或有严重的全身疾病不能耐受检查。

(7)超声微泡造影剂过敏。

二、“一站式”超声造影前准备工作

(一)造影前检查项目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学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心电图为造影前常规检查项目。同时,需排除妊娠,并嘱患者月经干净后至检查前期间禁性生活。

(二)造影时间窗选择一般选择在卵泡期(子宫内膜增殖期)进行检查较为理想。对于月经规律、周期约28d的女性,宜选择月经干净后第3~7天;周期长于35d者,可适当顺延;周期较短者,可根据基础体温曲线或既往月经周期,选择卵泡中期至排卵前进行检查。

(三)造影前解痉镇痛方案为缓解患者在造影过程中的不适,避免出现输卵管痉挛,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予以一定的解痉镇痛措施是必要的。建议检查前半小时肌内注射阿托品或间苯三酚等平滑肌解痉药物或异丁芬酸类非甾体抗炎药(酮咯酸氨丁三醇),也可检查时于宫颈局部涂抹利多卡因胶浆等局部麻醉药物。

(四)子宫输卵管造影通水管的选择子宫输卵管造影通水管(简称“造影管”)的类型,尤其内径、头端长度和开孔数目,均会影响输卵管造影结果。造影管有单侧开孔和双侧开孔2种类型(图1)。单侧开孔的造影管,当开孔朝向相对通畅的输卵管时,造影剂可快速进入该侧输卵管,而背向开孔侧的输卵管易出现不显影或显影不佳的假象。同样,开孔处至头端顶部距离较长的造影管,由于易插入一侧宫角或抵住宫腔底部,可能引起同侧输卵管不显影或显影不佳的假象。管径粗细一般以F10~12号为宜,对于年轻、宫口紧、精神紧张的患者,应选择较细的造影管(如F8号),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插管的阻力。综上,建议选用双侧开孔、开孔处至头端顶部距离较短、粗细适中的活塞乳胶或硅胶造影管。

(五)造影剂的类型与配置宫腔水造影和盆腔水造影的造影剂为0.9%的氯化钠溶液(阴性造影剂),输卵管超声造影的造影剂为声学微泡造影剂(阳性造影剂,如六氟化硫微泡)。配置方法以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剂为例。首先向六氟化硫粉剂内注入0.9%的氯化钠溶液5ml振荡摇匀,然后抽取造影剂混悬液和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一般建议稀释比例为1:10(根据不同仪器条件可酌情调整比例)[9],注入宫腔前确保微泡造影剂稀释液处于均匀浑浊状态。由于造影剂温度过低可能引起输卵管痉挛及患者不适,建议注射前将微泡造影剂稀释液加温至约37℃。

(六)造影剂的推注方式造影剂推注方式包括手动和仪器2种。前者由助手人工推注造影剂,不需要专用仪器;后者借助专用推注仪器,可预设推注速度,并实时监测推注液量及宫腔压力变化。

三、“一站式”超声造影的操作流程及技术特点

(一)操作流程“一站式”超声造影由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宫腔水造影、输卵管超声造影以及盆腔水造影组合而成。根据输卵管超声造影和宫腔水造影的先后顺序不同,推荐以下2个流程(图2):

(1)流程一:将输卵管超声造影安排在宫腔水造影之前,先做输卵管超声造影,有利于评估输卵管的原始状态,但在后续的宫腔水造影环节,需辅以宫腔反复冲洗以降低残存微气泡对宫腔显示的影响。

(2)流程二:将输卵管超声造影安排在宫腔水造影之后,先做宫腔水造影,宫腔的显示不受造影剂微气泡干扰,成像质量好;同时,在水造影状态下进行三维成像,可观察造影管与宫腔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以避免出现置管因素导致的假阳性结果。以上2种操作流程各有利弊,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或二者结合应用。

(二)子宫三维超声在“一站式”超声造影应用中的技术特点

子宫三维超声的主要优势是可以通过冠状切面观察子宫的形态学改变,特别是能够明确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双子宫等先天性畸形的类型和程度,为后续的宫腔置管环节提供依据,如是否需要置入2根造影管,是否需要左右两侧分开进行造影。此外,子宫三维超声还可明确置入宫腔的造影管位置是否合适,以避免出现置管因素造成的假阳性结果(图3)。

(三)宫腔置管的操作要点

1.宫腔置管的场所:宫腔置管的场所对于“一站式”超声造影流程的完整执行较为重要,建议宫腔置管在符合超声介入要求的超声检查室与“一站式”超声造影同步完成。

2.造影管置入宫腔的位置及水囊大小:造影管位置及水囊大小对检查过程和结果同样有较大的影响。在宫腔水造影环节,为了既显示清楚宫腔全貌又避免造影管滑脱,宜向水囊内注入0.5~1.0ml液体,以水囊上下径占宫腔长度的1/5~1/4为宜。输卵管超声造影环节为了密闭宫颈内口,水囊注入液体量通常为1~3ml,以水囊上下径占宫腔长度的1/3~1/2,水囊下缘位于宫颈内口水平,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轻拉造影管不会滑脱为宜(图4)。造影管置入宫腔之前需先行冲水排气以避免管腔内气体对图像的干扰。

(四)宫腔水造影在“一站式”超声造影应用中的技术特点

宫腔水造影是“一站式”超声造影的重要环节,对于评估子宫内膜和宫腔病变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对于常规二维、三维超声难以明确的病变,如子宫内膜多发性息肉、宫腔膜性粘连、黏膜下肌瘤等病变的鉴别,宫腔水造影具有明显优势(图5)。为了保持宫腔呈持续扩张状态,建议导管注水和超声检查成像同步进行。

(五)输卵管超声造影的成像模式与操作步骤

输卵管超声造影根据机械指数可分为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和高机械指数超声造影。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根据成像模式可进一步分为实时三维超声造影、静态三维超声造影和实时二维超声造影(图6)。为了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建议整合上述成像模式并推荐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在低机械指数状态进行实时三维超声造影,观察造影剂从宫腔注入到盆腔弥散的全过程;然后进行二维超声造影,侧重观察造影剂的卵巢周围包绕和盆腔弥散情况;之后分别采集左右输卵管静态三维超声造影图像,获取输卵管的高分辨力容积图像;最后进入高机械指数状态进行二维超声造影,了解造影剂与周边解剖结构的关系并追踪其运行轨迹,作为前述低机械指数造影模式的重要补充。

(六)输卵管实时三维超声造影的图像采集时间

子宫输卵管实时三维超声造影的图像采集时间需依据输卵管的通畅程度和患者的耐受能力来确定。一般以造影管开始显影为图像采集的起点,以获得较为稳定的盆腔弥散图像为图像采集的终点,在输卵管通而不畅或阻塞的情况下,以患者无法耐受或宫腔压力超过警戒压力作为终点。

(七)盆腔水造影在“一站式”超声造影应用中的技术特点及操作可行性盆腔水造影是指在输卵管超声造影基础上,经原造影管继续注入0.9%的氯化钠溶液50~ml,通过超声成像显示无回声液体经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并积聚于盆腔的过程,其可提高对输卵管轮廓结构尤其是伞端结构,以及盆腔病变的显示率(图7)。这项技术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同时由于输卵管通畅程度不同,并非所有患者都能顺利完成检查,不建议作为“一站式”超声造影的必须环节。

作者:不孕症“一站式”超声检查体系多中心研究专家团队

未完待续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临床应用与进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ss.com/grzy/41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