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74665.html
为进一步推动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和中医创新发展,充实中医临床实践及促进学术进步,9月12日,深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堂的第27讲:国粹中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在深圳市东方银座美爵酒店开讲。活动邀请了广东省妇科名医王俊玲教授以子宫内膜息肉的中西医治疗为主题进行交流分享。
王俊玲教授系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担任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儿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工作30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反复自然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急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调、卵巢早衰等病证的诊治。
中青年妇女是高发人群
王教授表示,她之所以选择子宫内膜息肉的中西医治疗这个题目,是因为该病在很多女性当中都存在,是妇科的常见病,多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导致的。育龄期到绝经后的女性都是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发人群,目前病因也不是很明确,普遍认为与内分泌紊乱有很大关系。
造成子宫内膜息肉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内分泌异常,会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增高或者活跃度增加;其次就是炎症,例如避孕环、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手术操作或者机械刺激等都可能引起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另外,年龄增长、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都是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发因素。临床表现一般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常见于35岁以上的妇女。通常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白带异常或者腹痛等,一般通过妇科检查或超声检查就能做出初步诊断。
手术切除不是唯一选择
王教授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子宫内膜息肉都需要手术切除,是否治疗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症状。如果一个女性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单纯查体发现子宫内膜息肉,这种情况可以不用治疗。有的部分的息肉是可以自发消失的,比如月经前补孕酮,月经后可能就没有了。暂时观察,定期查体就可以了,因此绝大部分的子宫内膜息肉都是不要紧的,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如果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保守治疗用药后没有效果,就可以考虑通过手术将息肉切除。目前宫腔镜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宫腔镜下的息肉摘除术是西医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术后不但能改善子宫内膜出血的症状,还可以提高生育能力。但此病很容易复发,手术后应该每三个月复查一次,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反复手术治疗,花钱是一回事,如果操作手法不当,反而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宫腔损伤。
中西医结合疗效最佳
随后王教授向与会者分享了她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心得。“我本身是学中医出身,本科、硕士、博士都是读的中医,但是又曾经在深圳妇幼保健院西医妇产科门诊待了七八年,然后又转到中医科病房。我的经历造就了我的思路就是中西医结合。其实中医西医各有长处,取长补短就可以增加疗效,缩短疗程。医生的最终目的是要尽快解决病人的问题,不管中医西医,哪个好就拿哪个来用。”王教授指出,子宫内膜息肉这个病容易反复发作,但反复做宫腔镜治疗是不可行的。如果操作手法不当,有可能造成宫腔损伤。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就不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通过药物解除症状,控制息肉生长增大,甚至完全可以让息肉消退消失。
王教授随即以米非司酮这个常见药为例,详细剖析了其药理作用以及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疾病的应用。“米非司酮是一种很便宜的常见药,具有抗内膜增殖作用,可以停经和抑制排卵,一般用来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还有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和紧急避孕等,用药用途非常多。一天一次,连续吃一个月,复查B超如果息肉消失,就可以停药。”
理论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王教授又分享了她最近的一个临床医案。患者经中医诊断为月经不调,症形是肝郁化火证。除常规给予安宫黄体酮外,还给了傅青主女科的止血当归补血汤方,中药用清肝火的,有夏枯草、黄芩、黄芪、当归,治疗出血效果很好。监测到患者卵巢有优势卵泡后,又给当归、赤芍、川芎等中药活血理气出汗,延长内膜。患者排卵后又使用了张仲景的当归散加味,就是当归、白芍、泽泻、茯苓、黄芪、白甘草、白术等,这也是黄体支持的一个重要方法。后期患者就顺利怀孕了。王教授说:“通过这个病例可以看出,中医治疗的原则是辨证施治,结合天时、气候、人的体质以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并不是一个方就适合所有人通用的。”
随后进行的现场问答交流环节气氛非常活跃,王俊玲教授解答了与会者提出的很多问题,博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王教授总结说:“我的思路和我的观念就是围绕尽快把病人的病看好,解除病人的痛苦,这就是我做医生的目标。怎么去用现代的科学知识和自己的中医技术理论结合,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去总结和思考。”
深圳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堂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工作委员会和深圳市文明办指导,深圳市文化和健康发展促进会、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深商公益发展基金主办,面向深圳市民、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宣导“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传播传统美德,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深圳的学习践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