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是用于子宫腔和宫颈管有关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内镜,是目前妇科微创伤技术临床应用成功的典范。通过直接观察或放大观察,明确或协助明确疾病的性质和范围,指导活组织检查,避免或减少因盲目诊刮引起的子宫内膜病变的漏诊或误诊。同时,通过宫腔镜可以进行某些疾病的治疗。
(一)宫腔镜检查
1.绝经前及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如子宫内膜癌,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等引起出血之检查。
2.不孕症以及反复流产和妊娠失败的宫内及颈管因素之检查。
3.评估超声诊断发现宫腔(包括内膜)异常者,以及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发现宫腔异常者。
4.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发现癌或癌疑细胞,不能用宫颈来源解释者。
5.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之诊断及随访。
6.子宫内膜癌和颈管癌手术前病变范围观察。
7.宫内节育器嵌顿,断裂,残留或取出困难时定位。
8.宫腔粘连之诊断。
9.性交后试验,经输卵管插管吸取输卵管液检查活动精子。
10.诊断幼女、处女的宫颈、阴道病变。
11.妊娠物残留或剖宫产切口妊娠的诊断。
12.剖宫产切口憩室的诊断。
(二)宫腔镜治疗
1.宫腔镜下疏通输卵管口。
2.宫腔镜下选择性输卵管插管通液。
3.宫腔镜下经输卵管插管注药治疗输卵管妊娠。
4.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进行粘堵绝育,以及精子、卵子、受精卵注人用于辅助生殖(GIFT,ZIFT)。
5.宫腔矫形术,包括宫腔粘连松解,子宫纵隔切开等。
6.宫腔内异物取出术。
7.子宫内膜去除术。
8.粘膜下肌瘤摘除或电切除术。
9.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颈管赘生物切除术。
10.宫内节育器嵌顿,断裂,残留或取出。
11.妊娠物残留或剖宫产切口妊娠取出或切除。
12.剖宫产切口憩室整复术。
(一)绝对禁忌证
1.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
2.阴道炎,急性宫颈炎,急性颈管炎。
3.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二)相对禁忌证
1.慢性盆腔炎。
2.不孕症患者之月经后半期,以免损害内膜影响受孕。
3.宫内孕(绒毛活检例外)。
4.宫腔过度狭小或颈管过窄,颈管坚硬难以扩张者。
5.宫颈恶性肿瘤。
6.月经期及活动性子宫出血。
7.近期有子宫穿孔或子宫手术史。
(一)防治并发症
1.子宫穿孔:宫腔粘连分解术、2型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切除术及子宫纵隔切除术时发生率1%~2%。主要为机械性损伤。一经发现,立即停止手术。根据病情轻重,对症处理。
2.出血:因切割过深,术中止血不彻底,或宫缩不良引起。可用止血剂,缩宫素,必要时重新电凝止血。
3.心脑综合症:为牵拉宫颈及宫腔操作,迷走神经兴奋所致。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胃肠道症状,严重者脑血供不足,出现头晕、抽搐、甚至昏厥等意外。术中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操作轻柔,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及时中止手术。
4.TURP综合征:大量灌流液吸收入血循环,导致血容量过多及低钠血症,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为预防低钠水中毒必须严格测量宫腔出入水量,进入循环量不应超过1L。一旦发生低钠水中毒,立即停止手术,利尿,治疗低钠血症,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严格掌握手术禁忌证,严格无菌操作。必要时应用抗生素预防。
6.空气栓塞:静脉栓塞的气体来源为室内空气和组织气化。静脉气体栓塞的发生非常突然并且是致命的,极难做出相应的处理,通常最终会导致患者死亡或者严重的伤残。预防空气栓塞的主要措施是阻断宫腔内空气来源,降低宫内压、减少子宫内的组织汽化后形成的气体、控制灌注量、缩短手术时间等。重视气栓的监测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二)副反应
1.下腹痛,由子宫平滑肌痉挛引起,通常不剧烈,无需处理。
2.副交感神经反射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心率减慢。可给阿托品0.5mg,静脉推注。
3.一过性发热,通常无需处理,必要时可用吲哚美辛(消炎痛)栓25mg塞入肛门和(或)柴胡液内服。
l.全身麻醉及电手术者,术后6h内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心率变化。诊断性宫腔镜手术后观察30min即可。
2.全身麻醉者,禁食6h。局部麻醉者无须禁食。
3.注意出血情况,若出血较多,可选用缩宫素20IU肌注;止血敏mg,肌注或静滴;止血敏3g十氨甲苯酸(止血芳酸)0.3g十维生素C3g+5%葡萄糖50Oml,静滴。
4.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必要的术后处理。如宫腔粘连分离术者,必要时给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或放环,并随访患者月经情况;有妊娠要求者,指导性生活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