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息肉要小心,可能是癌症先兆,不能

息肉是临床常见病,人体组织表面长出来的赘生物,它有多种类型,包括炎症性的、增生性的、肿瘤性的,它的具体病因医学界尚无确切举证,猜测与基因突变、慢性刺激等有关。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根据息肉生长部位不同,可分为声带息肉、肠息肉、胃息肉等,它们均有恶变的倾向,形成癌。要鉴别是否为息肉,患者需要做一系列的病理检查,包括病变的数目、病变的位置等。有些息肉是癌变的前兆,必须引起重视。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两种有癌变倾向的息肉

1、直径超过1.5厘米的息肉

息肉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比如胃部、大肠、鼻腔、宫颈等。有些息肉是不需要治疗的,它们能够和谐地生长在体内,但是这种“大息肉”却不能。

临床上,直径越大的息肉恶变的可能性越高。太大的息肉会对周围的组织和器官造成压迫,引起并发症。息肉越大,身体越容易感觉到不适,所以一旦碰到大的息肉,最好及时进行手术切除掉,如果出现了并发症,要对症治疗。

2、腺瘤性息肉

按病理不同,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等,其中容易癌变的是腺瘤类型,也叫做肿瘤性息肉,一旦发现必须立刻切除。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只要直径没有超过1.5厘米,可不用马上切除,但是需要密切观察。唯一的例外是大肠息肉,它属于癌前病变,绝大部分的肠癌是从大肠息肉发展而来的,大肠息肉未达到致癌水平也要考虑切除。

3、如果有这些情况出现,谨防体内息肉在作怪

(一)便血是典型特征,因病灶逐步发展变大,息肉面容易受到剐蹭出现糜烂、溃疡等情况,当息肉脱落时即可造成出血。

(二)胃肠道刺激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里急后重感严重,有脓血便或黏液便出现…排便习惯不正常,次数可见增多,如厕时间加长等。

(三)其他症状,皮肤黑色素沉着,骨瘤病,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脱发斑秃,不过不多见。

如何切除息肉

生长在鼻腔、大肠等部位的息肉最好做病理活检。目前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高频电凝电切、高频电灼、激光治疗等,部分需要在胃镜、肠镜的帮助下施行手术。

发现异常就及时检查吧,别让病情进一步发展!你遇到过疑似情况吗,不妨说出来一起讨论讨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ss.com/grjc/7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