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男孩出生时吸入母体宫颈癌细胞患上肺癌

以下正文

癌症不会通过母婴传播,这是当今科学界的共识。

然而,大千世界,凡事总有例外!

1月7日,世界知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报道了2例母婴传播癌症的案例。

据报道介绍,日本国立癌症中心(NationalCancerCenter)在对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基因检测中,意外发现2例小儿肺癌(分别为23月龄和6岁)。2个孩子患肺癌的原因,被认为是顺产出生时吸入了来自母亲的宫颈癌细胞。

惊2名患儿的母患宫颈癌1

23个月龄的患儿母亲,是在产后3个月被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随后出现肺部转移,其中有神经内分泌组织。该患儿在23个月时在持续咳嗽2周后,被家人带去就诊,检查发现其两肺都有肿瘤,最终被诊断为神经内分泌癌。

2

6岁患儿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被发现宫颈息肉样肿瘤,分娩后病灶活检发现腺癌。患儿在6岁时因左侧胸痛而就诊,CT扫描显示他的左肺有一个6厘米的肿块,最终被诊断为肺部粘液腺癌。而他的母亲在其出生后2年因宫颈癌去世。

研究人员表示,癌症通过产道传播给婴儿,这是首次报道,也对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过往的观念认为,母婴传播方式是血源性传播,母亲的癌细胞都是通过胎盘/脐带血系统传给胎儿;癌细胞通过胎儿的血液循环系统,散播到全身各处,导致孩子出生后全身多处长肿瘤,包括脑、肝、骨等。

但是这两个孩子不一样!

他们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母亲体内的癌细胞没有进入他们的血液系统。但是,母体的癌细胞也可能存在于宫颈的羊水、分泌物或血液中。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婴儿在产道中暴露于癌细胞,则可能将母体癌细胞吸入肺中。事实证明,也正是如此。

检测发现:

2名男孩的肿瘤细胞都缺乏Y染色体,说明肿瘤细胞是来自女性,也就是母亲;

2对母子的肿瘤基因谱都具有相似性,所携带的多个突变一致,携带大量一致的SNP等位基因,且这些SNP等位基因并没有出现在孩子的生殖细胞中;

2对母子所感染的HPV分型也一致;

2个孩子的癌症病灶都位于呼吸道;

综合这些证据,研究人员推测,这两例儿童肿瘤为经产道的母婴传播。研究人员表示,过往对于进入分娩的宫颈癌患者,临床处理通常聚焦于孕产妇病情,而这项研究提示“需要考虑母亲宫颈癌对胎儿的影响”。

这样的悲剧或许可以避免

这个报道中,有个细节值得引起重视。这两位男童的母亲都感染了高危HPV病毒,一个是HPV16亚型,一个是HPV18亚型,这是与宫颈癌关系最密切的两种亚型。

99%的宫颈癌都与HPV病毒感染有关,而通过注射HPV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目前上市的2价、4价、9价疫苗,都能覆盖和保护HPV16和HPV18这2个最高危的亚型。如果这2位母亲都接种了HPV疫苗,极有可能避免孩子患癌的悲剧。

但是近年来,日本和欧美都出现了一股“反疫苗”潮流,HPV疫苗的接种比例逐年下降。在我国,HPV疫苗的接种率也很低,一方面是受其价格及可及性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不良媒体的误导,导致大众对HPV疫苗有不小的误解。

但是,接种HPV疫苗确实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消除宫颈癌的三个关键措施的首要措施。HPV疫苗如何接种,详见:世卫组织:这种癌症将首先被消除!疫苗接种、筛查、治疗该怎么做?

上述报道中,2位男童的母亲最终都因宫颈癌而离世。幸运的是,经过治疗,两名患儿目前均未复发。同时,也再次提醒,宫颈癌的危害不容忽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年,全球有超过60万人新患宫颈癌,居全球新发病癌症人数的第7位;同时,有超过34万人因宫颈癌死亡,居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第9位。

年,全球主要新发癌症类型、人数及占比

年,全球主要死亡癌症类型、人数及占比

在中国,年有将近11万人被确诊患宫颈癌,据中国女性癌症发病人数的第6位;同时,有近7万人死于宫颈癌,据中国女性癌症死亡人数的第7位。

▲中国女性癌症发病及死亡人数

这数据表明,宫颈癌的致死率比发病率稍低,提示了宫颈癌的治疗和预后可能比其他几种癌症稍好。若能通过规范治疗,不少患者的生命可以被挽救。

根据《宫颈癌诊疗规范》(版)介绍,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其中,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早期宫颈癌,包括子宫切除与淋巴结切除两部分。化学治疗主要应于同步放化疗,以及术前的新辅助化疗、晚期远处转移、复发患者的姑息治疗等。

放射治疗适用于各期宫颈癌,包括体外照射、近距离放疗及二者联合应用。

研究表明:

?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复发风险。

?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后若存有手术切缘不净、宫旁受侵、淋巴结转移等高危因素,术后需辅助放、化疗。

?术中或术后若发现肿瘤大、深部间质受侵和(或)脉管间隙受侵等危险因素,术后需辅助放疗和或同步放化疗。

参考资料:

1.-01-11向日葵儿童《颠覆认知!两位儿童身患罕见肺癌,癌细胞居然是分娩时吸进去的?》

2.-01-07医学新视点《太罕见,癌症母婴传播!NEJM报道宫颈癌母亲顺产导致小儿肺癌两例》

3.-01-09生物世界《NEJM:罕见的癌症母婴传播,癌症母亲顺产导致婴儿感染癌症》

4.-11-17世界卫生组织《没有人患宫颈癌的未来:全球首次承诺消除一种癌症》

5.-11-2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宫颈癌诊疗规范》(年版)

END

TOMO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简介

TOMO肿瘤放射治疗中心,配备当今领先的精确放疗设备TOMO,由浙江省知名放疗专家团队领衔,注重规范化诊疗,强调个性化处理,实现了肿瘤的确诊分期、靶区勾画、制定治疗计划和精确放射治疗的系统化管理。

中心技术力量雄厚,以TOMO放疗为核心,可开展图像引导调强放疗、自适应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精确放疗,可结合手术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进行实体肿瘤的综合治疗。

中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的团队优势,采用精准、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为肿瘤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TOMO放疗技术优势

TOMO放疗集调强适形放疗(IMRT)、影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IGRT)、剂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DGRT)于一体,实现了肿瘤的自适应放疗(ART)。TOMO将直线加速器与螺旋CT完美结合,在CT引导下度聚焦断层照射肿瘤,突破了传统放疗的诸多限制,具有显著的优势:

01照射精准,锁定肿瘤

TOMO的CT影像清晰度提高了10倍,CT影像和照射射线从同一中心发出,射线分布与肿瘤的形态吻合,可以自动校正摆位误差,使放疗射线始终精确靶向肿瘤组织。

02剂量调强,遏制肿瘤

TOMO的51个照射野均可独立调强,环形机架°旋转时,形成满足肿瘤治疗要求的理想剂量分布:给肿瘤足够高的照射剂量,杀死或毁坏肿瘤,提升肿瘤控制,降低复发转移。

03保护健康器官

对于肿瘤周围的健康组织或重要器官,照射剂量快速降低或避开不照,有效保护器官功能和形体完整,降低及减弱照射反应,缩短后期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4缩短治疗时间

在40cm*cm范围内,同时照射多个靶区,全身调强一次照射,避免因治疗计划复杂使健康组织被多次照射,缩短治疗时间。治疗期间,患者无须住院。

TOMO放疗适应证

?颅内肿瘤:胶质瘤、脑转移瘤等。

?头颈部肿瘤:鼻咽癌、腮腺癌、上颌窦癌、下咽癌、喉癌、舌癌等。

?胸部肿瘤: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胸腺癌、纵膈肿瘤等。

?腹部肿瘤:肝癌、门脉癌栓、胆管细胞癌、胆管癌、胰腺癌等。

?盆腔肿瘤:直肠癌、前列腺癌、精原细胞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

?皮肤和软组织肿瘤:脂肪肉瘤、骨肉瘤、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癌、黑色素瘤等。

?造血系统病变:恶性淋巴癌等。

?转移性病变:各类恶性肿瘤的骨、肝、肺、淋巴结转移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ss.com/grzc/6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