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气球引起热议,我国早已实现民用化

据环球网报道,6日上午我国外交部再次对近期的中国气球事件作出回应。发言人证实,现在飘荡在拉美和加勒比上空的气球也来自中国,属于民用飞艇,因气候等不可抗力因素偏离了航线。

需要注意的是,外媒在报道时依然采用了“气球”的说法,而我国外交部则使用的是“飞艇”,但总的来说,两者都属于浮空飞行器。

兴登堡号空难

年热气球诞生后,人类开始借助浮空飞行器探索天空,在20世纪初盛极一时,体积庞大的飞艇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象征,年德国建造的兴登堡号飞艇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浮空飞行器,但年的空难给了浮空飞行器的发展致命一击,整个兴登堡号在短短几十秒内化为灰烬,后来随着飞机技术的进步,浮空飞行器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直到上世纪末,气体和材质的缺陷被逐渐克服,浮空飞行器重新有了用武之地。

我国对浮空飞行器的广泛应用是在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一个长31米、容量立方米的“天眼”飞艇在世博会上亮相,这艘飞艇搭载的监控设备可对整个园区实施24小时全方位监控,连火柴盒大小的物体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展会期间成功处理了多次火警等突发事件。

中国电科的另一个系留气球

接受采访的工程院院士表示,“天眼”飞艇的蒙皮采用了多层复合材料,抗拉伸强度高,具有和防弹背心一样的特性,但重量非常轻,每平方米只有克;飞艇的缆绳也是新材料,每米仅重克,却具备高压输电、信号传输、泄雷等功能。

年珠海航展上,中国电科集团展示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大型空中平台——“大白鲸”飞艇,由于当时场地有限,飞艇并没有升空展示,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ss.com/grzl/10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