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治疗白斑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此类病变仍限于宫颈上皮层内,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宫颈浸润癌是指肿瘤病变穿透宫颈基底膜,发生间质浸润。
诊断
(1)临床诊断宫颈癌的正确诊断依赖于详细了解病史、临床表现、必要而细致地检查和周密地分析。主要依据:①早期可无症状,也可出现阴道接触性出血或分泌物增多、异味等;②晚期可出现阴道大量出血,导致贫血;肿瘤合并感染可出现发热等症状;也可有肾功能衰竭及恶病质情况;③肿瘤侵犯膀胱可出现血尿,侵犯直肠可出现血便,肿瘤侵透膀胱、直肠可出现瘘;④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SCC异常增高;⑤影像学检查提示宫颈癌(B超、MRI、CT),可有宫旁软组织侵犯、肾盂积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等。
(2)病理诊断阴道镜或直视下取宫颈组织学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于疑难病理(腺癌或小细胞癌等少见情况),应行免疫组化检查,进一步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宫颈良性病变如宫颈重度糜烂、宫颈结核、生长活跃的息肉、宫颈粘膜下肌瘤、宫颈腺上皮外翻和其他宫颈炎性溃疡等。
(2)转移性宫颈癌较多见的是原发子宫内膜癌转移至宫颈,宫颈活检可排除上述病变。
CIN分级CIN1(轻度非典型增生):细胞异型性轻,排列不整齐,但仍保持极性,异常增殖细胞限于上皮层下1/3。
CIN2(中度非典型增生):细胞异型性明显,排列较紊乱,异常增殖细胞占据上皮层下2/3。
CIN3(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重度非典型增生的上皮细胞异型性显著,失去极性,异常增殖细胞扩展至上皮的2/3或几乎全层,难以与原位癌区别。原位癌的上皮异型性细胞累及全层,极性消失,核异型性显著,核分裂相多见。上皮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
宫颈癌分期目前采用的是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年会议修改的宫颈癌临床分期标准,由妇科检查确定临床分期。(妇科检查:是确定临床分期最重要的手段。临床分期需要2名副高以上职称妇科医师决定,分期一旦确定,治疗后不能改
变)
I期
I肿瘤严格局限于宫颈(扩展至宫体将被忽略)
Ia镜下浸润癌。间质浸润∠5mm
Ia1间质浸润∠3mm,
Ia2间质浸润≥3mm,但∠5mm,
Ib浸润癌浸润深度≥5mm(超过IA期),癌灶仍局限在子宫颈
Ib1间质浸润深度≥5mm,病灶最大径线∠2cm
Ib2病灶最大径线≥2cm,但∠4cm,
Ib3癌灶最大径线≥4cm
II期
II肿瘤超过子宫颈,但未达骨盆壁或未达阴道下1/3
IIa侵犯上2/3阴道,无宫旁浸润
IIa1病灶最大径线∠4cm
IIa2病灶最大径线≥4cm
IIb有明显宫旁浸润,但未扩展至骨盆壁
III期
III肿瘤扩展到骨盆壁和(或)累及阴道下1/3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和(或)累及盆腔和(或)主动脉旁淋巴结
IIIa肿瘤累及阴道下1/3,没有扩展到骨盆壁
IIIb肿瘤扩展到骨盆壁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
IIIc不论肿瘤大小和扩散程度,累及盆腔和(或)主动脉旁淋巴结[注明r(影像学)或p(病理)证据]
IIIc1仅累及盆腔淋巴结
IIIc2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IV期
IV肿瘤侵犯邻近器官(膀胱及直肠)或肿瘤播散超出真骨盆(泡状水肿不能分为IV期)
Iva肿瘤侵犯膀胱或直肠粘膜(活检证实)
Ivb肿瘤播散至远处器官
治疗
一、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治疗
1.CINI的处理
(1)观察:阴道镜检查满意(见到完整转化区,宫颈鳞柱交界未内移至颈管内)者可观察;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应作颈管内膜刮术(ECC),排除颈管内病变。
(2)随访:6个月后复查宫颈涂片细胞学。如无异常,一年以后再次复查细胞学。如细胞学结果>ASCUS需要阴道镜检查。
2.CINII、III的处理
(1)观察:只限于妊娠期的CINII、III的患者,应每2个月进行一次阴道镜检查,产后6~8周再次进行评估处理。
(2)治疗:CINII的患者可选择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CINIII的患者可采用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根据锥切后的病理选择进一步治疗方法,单纯子宫切除术不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注: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可判断手术范围是否足够,并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法。因此,锥切病理的诊断水平非常重要,建议医疗条件不够的医疗单位可将标医院进行病理诊断)。
(3)随访:每3~6个月进行1次细胞学检查,连续3次正常后可选择每年1次的细胞学检查,必要时阴道镜随访检查。HPV检测也有助于CIN的诊断和随访,各医疗单位可结合自身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应用。
二、宫颈癌的治疗方式
宫颈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综合治疗。治疗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分期等综合考虑。
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早期宫颈癌,即Ia~IIa期。对于局部晚期、大癌灶Ib2-IIa2(>4cm)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仍存有争议。
手术类型:
I型:扩大子宫切除术即筋膜外子宫切除术(适用于Ia1期患者)。
II型: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切除范围还包括1/2骶、主韧带和部分阴道(适用于Ia2期患者)。
III型:广泛子宫切除术,切除范围还包括靠盆壁切除骶、主韧带和上1/3阴道(为标准的宫颈癌根治手术,适用于Ib~IIa期患者)。
IV型:超广泛子宫切除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V型:盆腔脏器廓清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2.放射治疗适用于各期宫颈癌,但主要应用于ⅡB期以上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及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
3.化学治疗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引起重视,主要应于用放疗病人给予单药或联合化疗进行放疗增敏即同步放化疗。另外,还有术前的新辅助化疗以及晚期远处转移、复发患者的姑息治疗等。治疗宫颈癌的有效药有顺铂、紫杉醇、5-氟尿嘧啶、异环磷酰胺、吉西他滨、拓扑替康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8):40-49.
2.周晖,王东雁,罗铭等.《FIGO妇癌报告》-子宫颈癌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35(1):9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