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ldquo息肉rdquo那些

现如今,长息肉的人蛮多的,虽然绝大多数息肉都是良性的,不会太影响我们的健康,也几乎不会产生癌变。所以,长了息肉不要恐慌!尽管如此,依然有很多人一旦得知自己长了息肉,就陷入无止境的焦虑与恐惧之中,生怕演变成癌症。据考究,“息肉”一词,最早见于《内经》:“肠蕈如何?歧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相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说文解字》云:“息,寄肉也。”出“息”有“多出、盈余”之义,因此,现代医学所说的息肉也可以归入古义之息肉的范畴。那息肉是怎么来的?一句话,痰浊,瘀血,相互裹结,像面团儿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变死肌,变恶肉,所以息肉虽然也是肉,但它里面包裹的都是身体代谢不掉的垃圾,所以,我们要将它及时处理掉。为了避免息肉癌变,治疗上,西医大多建议患者做微创手术将其剔除。我认为,医学,不论中医西医,都当用最小的代价,帮助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医学重视的应该是病人的最终康复,而不是过度干预。比如各种息肉,科学的共识是切除,但手术毕竟有风险,能不能保守治疗呢?当然可以。中医改善病人的体质,清除导致息肉的湿热、瘀血或痰浊因素,最终息肉消失了。能保守治疗的,总比贸然手术更安全。再者,手术剔除后就万事大吉了吗?事实上,手术只是治标而已,导致息肉的因素才是根本,而手术并没有切除病本。我临床常遇到有患者有这样的困苦,息肉术后,没过多久又长起来,此起彼伏。想必没有人愿意经常去做手术。门诊遇到这样的病人,他们大多是因为手术简单、方便。但不曾想息肉会反复长出来。最后都是迫于无奈,才选择吃中药治疗。可能大多数人会认为,中药不可能消除息肉。但临床中治愈的案例并不少见。这个我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前不久,我一个老乡检查出宫颈息肉。检查的医生建议她去做手术,并且术后做活检。她一听要手术,就不想去做。因为她们一家人经常大病、小病都是坐高铁专程在我这看。所以检查后第一时间来找我。我经过详细了解病情后,开了方子:乌梅、威灵仙、薏苡仁、白僵蚕以上这个方子属于经验方,在临床上我经常运用,对于声带息肉、胃息肉、肠息肉、宫颈息肉等等都很有效!前后治疗了一个月,患者再去复查,息肉已经不见了。接下来我就来解释一下这个方子:乌梅味极酸,酸味入肝;又木曲直作酸,故得木气最厚。木主疏泄,乌梅入肝,既补肝之体,又泄肝之用,是既能滋肝,又能泄肝。因此,乌梅大具疏通开达之力,能助疏泄,畅肝胆,化积滞。临床上经常用乌梅治疗各种痰凝瘀积之赘生物,如周身各处的息肉、增生等,颇具效验。中医认为,酸味的食物或者药物有收敛、收涩的特性。乌梅可以“去死肌,蚀恶肉”,这是它的专长,有些时候即使不加别的药,它也可以把皮肤表面的一些死肌恶肉一点点消蚀分解掉。而这息肉就是恶肉,是长在身体内部的恶肉,乌梅内外兼治,甭管在表在里它都能治,它一进到体内,利用它收敛的作用,把息肉牢牢抓住,然后再用一些质硬的药物给它打散。这样的用药思路,中医叫散收并用,乌梅主收,谁主散呢?白僵蚕和威灵仙!感染白僵菌的蚕,死后尸体会变硬,而且不会腐烂,中医取它的这个象,认为它是破结的一把好手,可以把一些息肉包块给破开。威灵仙既威又灵,神仙一样的草药,可通行十二经,像其他藤本植物一样,上窜下达,左缠右绕,它的根甚至可以粗暴地挤到石头缝里去,可见,威灵仙的穿破之力有多强。威灵仙和白僵蚕一起负责把息肉破开。前面说了,息肉里面包裹的无非就是一些痰湿、瘀血,这个时候,还要因势利导,给它利出去,这一步叫给邪以出路。方中薏苡仁可以除湿,可以清热,可以排脓。这个患者的治疗中薏苡仁又有协助威灵仙、白僵蚕分化息肉的作用。它可以一边消,一边把这些痰湿、瘀血通利出去。诸药合力,协同作战,化息肉于无形,实在妙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ss.com/grzl/75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