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可直接进入每日一练考场
↓↓↓
执业护士宫颈炎和盆腔炎病人的护理
宫颈炎症包括宫颈阴道部及宫颈管黏膜炎症,是妇科最常见的下生殖道炎症。
宫颈炎症临床有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以慢性宫颈炎为常见。
急性子宫颈炎症常与急性子宫内膜炎或急性阴道炎同时发生。
急性颈炎的常见病因是由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感染。
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感染均感染宫颈柱状上皮,可累及宫颈黏膜的腺体,并沿着黏膜表面扩散或致浅层感染,以宫颈管病变最为明显。
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等可直接侵入宫颈间质深部通过宫颈淋巴管引起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常见于感染性流产和产褥感染。
慢性宫颈炎的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近年来淋菌及沙眼衣原体也已成为常见的病原体。
急性宫颈炎临床表现为大量脓性白带、腰酸、下腹坠痛、尿频、尿急、体温升高。检查见宫颈充血、肿大,有脓性白带从宫口流出。
慢性宫颈炎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腰骶部疼痛、性交后出血、盆腔部下坠痛或者不孕、尿路刺激症状。
慢性宫颈炎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糜烂、肥大,有时质较硬,有时可见息肉、裂伤、外翻及宫颈腺囊肿。
宫颈炎检查可采取阴道分泌物悬滴法,即在显微镜下找滴虫及多形核白细胞。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是检测和确诊淋病奈瑟菌感染的主要方法。
慢性宫颈炎病人月经干净3~7天,无同房史,无急性生殖器炎症,宫颈防癌涂片正常者方可进行手术及物理治疗。
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
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体克,甚至危及生命。
导致盆腔炎的病原体有两个来源,分别为来自原寄生在阴道的菌群、来自外界的病原体。
急性盆腔炎临床表现为下腹痛伴发热,严重者可出现高热、塞战等,伴消化系统症状(腹膜炎时)、膀胱刺激症状或直肠刺激症状。
急性盆腔炎体征表现为:病人呈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下腹有压痛、反跳痛,宫颈充血有举痛,子宫体增大,有压痛,活动受限,双侧附件压痛明显。
慢性盆腔炎临床表现为下腹坠痛、腰骶部酸痛,月经前、后加重;月经量增多,可伴有不孕。
急性盆腔炎病人治疗中应卧床体息,取半坐卧位以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
急性盆腔炎病人治疗中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
初级护师病毒性肝炎
孕妇病毒性肝炎在孕早期可加重妊娠反应,晚期则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增高,可能与体内醛固酮的灭活能力下降有关。
围生期感染病毒性肝炎的婴儿,部分则转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易发展为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
肝功能检查中,尿胆红素阳性对病毒性肝炎有诊断意义。
急性期病人血清中抗HAV-IgM阳性对甲型病毒性肝炎有诊断意义。
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特异性标志,见于慢性肝炎及病毒携带者。
抗HBs阳性表示机体曾经感染过HBV,但已具有免疫力。
HBeAg阳性表示肝细胞内有HBV活动性复制,具有传染性。
抗HBc-lgM阳性是表示HBV在体内复制,处于肝炎急性期。
抗HBc-lgG阳性是表示处于肝炎恢复期或慢性感染。
血清中检测出HCV抗体即可确诊为丙型病毒性肝炎。
妊娠期重症肝炎孕妇需保护肝脏,积极预防及治疗肝性脑病的发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日应0.5g/kg,增加糖类,保持大便通畅,预防DC及肾衰竭。
患急性肝炎的妇女应于痊愈后半年,最好2年后在医师指导下妊娠。
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方法:孕妇于妊娠28周起每4周肌内注射1次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U,直至分娩。
为了预防产后出血,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孕妇产前4小时、产后12小时内不宜使用肝素治疗。
目前认为如乳汁中HBV-DNA阳性不宜哺乳,母血HBsAg、HBeAG及抗-HBc三项阳性及后两项阳性产妇均不宜哺乳。
主管护师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均主要为经血液传播。
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感染者流出的血液与分泌物应就地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中水平以上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感染者的地面、家用物品等的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中水平以上的消毒剂消毒。
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感染的消毒时,发现HBV、HCV阳性血液及血制品,应尽快彻底焚烧。
对贮存HBV、HCV阳性血液及血制品的冰箱、冷库解冻后的冰水可用含氯消毒剂溶液(含有效氯0mg/L),按1:1的比例混匀,作用30分钟后排放。
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实验室污物的处理,可将用过的针头、注射器、输液管、酒精棉球、棉签、橡胶手套、橡胶管与其他污物装入桶中,浸以0.1%次氯酸钠溶液消毒。
护士笔记APP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