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个多发病,到底切不切,协和医生

点击上方《健康生活看一看》更多精彩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它主要由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组成,故称为“子宫纤维瘤”、“子宫纤维肌瘤”、或“子宫平滑肌瘤”,简称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发生率很高,35岁以上妇女每4~5人中就有1名子宫肌瘤患者,只不过许多未被发现,中医称之为“石瘕”。

一病因

发生子宫肌瘤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体内雌激素紊乱有关。长期大量持续的雌激素刺激,可能是子宫肌瘤的主要发病因素。

绝经以后,卵巢停止生产雌激素,子宫肌瘤就停止生长甚至萎缩了,人工切除卵巢以后也是一样。同样,给无卵巢的妇女注射女性激素后,萎缩的子宫会恢复到正常大小,有的还长出肌瘤来。

但是,也有人指出子宫肌瘤病人体内雌激素水平不一定很高,有的肌瘤绝经后亦不一定萎缩,因此,认为雌激素学说的证据尚嫌不足。

此外,由于子宫肌瘤多见于不怀孕的妇女、缺乏性生活和发育过晚的妇女,故认为其与长期性生活失调而引起的盆腔慢性充血有关。

二子宫肌瘤鉴别

子宫肌瘤是由平滑肌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外面包裹一层完整的包膜。子宫肌瘤可以只长一个,也可以生长十几各型子宫肌瘤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

其开始时是长在子宫肌壁上,以后由于向不同方向推进生长,而有以下的几种名称:只在肌层中的,称为肌壁间肌瘤,这是发生最多的一种;

向子宫表面发展,突出于子宫表面,只剩一层浆膜覆盖时,叫浆膜下肌瘤;

向宫腔发展,突出于宫腔,只剩一层粘膜覆盖时,叫粘膜下肌瘤;

若生长在子宫颈上,则称为宫颈肌瘤,比较少见;

肌层内肌瘤也可向两侧阔韧带生长,形成阔韧带肌瘤。

子宫肌瘤的症状和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有关,其中与前者的关系尤为密切。如浆膜下子宫肌瘤,瘤子即使长得很大也不一定出现症状,而粘膜下子宫肌瘤则可在较早期发生不规则阴道出血。

三子宫肌瘤症状

1阴道出血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浆膜下子宫肌瘤多无阴道出血。肌壁间肌瘤较大时,可因为影响子宫收缩,或子宫内膜面积增大等而使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如果是粘膜下肌瘤,则可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淋漓不尽。

2腹部包块多在偶然情况下或普查时发现。

3压迫症状因子宫肌瘤生长部位及大小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压迫症状。如肌瘤生长在子宫前壁,可压迫膀胱而产生尿频、尿急,甚至产生尿潴留;如肌瘤生长在子宫后壁,可压迫直肠引起便秘;发生在阔韧带里的肌瘤可压迫输尿管、髂内外静脉和神经,从而发生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以及下肢浮肿或神经性疼痛等。

4不孕由于子宫肌瘤改变宫腔形态,或由于肌瘤阻碍受精卵着床,或因子宫肌瘤长在宫角处,妨碍精子进入输卵管,也可有因子宫肌瘤并发卵巢功能失调等,均可造成不孕。

5腹痛,肌瘤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引起腹痛的,但在肌瘤发生退行性变,或浆膜下子宫肌瘤扭转时,均可引起剧烈腹痛。粘膜下肌瘤还可发生痛经。

6白带增多粘膜下肌瘤表面有表浅溃疡时白带可以增多,合并感染时可有脓性白带。

7循环系统症状因长期月经过多,可造成继发性贫血。贫血严重可有贫血性心脏病。另外,肌瘤患者常有高血压症伴头疼,切除肌瘤后血压下降至正常,但血压与肌瘤的关系不明确。

四子宫肌瘤并发症

(1)肌瘤变性多因肌瘤长大后血供不足,组织水肿,肌纤维退化呈玻璃样变、透明变性或囊性变,使肌瘤呈囊肿样;肌瘤也可发生脂肪样变和钙化,使肌瘤变软。

绝经期或放疗后肌瘤可发生萎缩性变而缩小。上述变性一般应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红色变性多发生在妊娠期或产褥期,表现为剧烈下腹痛,伴呕吐,体温上升,白细胞升高等。大多数可作对症保守治疗,病情自行缓解。若保守治疗无效则行肌瘤摘除术,但能引起流产或早产。

(2)肌瘤扭转多发生于浆膜下带蒂肌瘤,亦可因肌瘤使子宫重心变化引起子宫扭转,出现急性腹痛。需急诊手术治疗。

(3)感染化脓带蒂粘膜下肌瘤脱出宫颈口或阴道外,肌瘤表面发生感染、坏死,或内部感染,或合并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治疗除抗炎外,多需作肌瘤摘除,或子宫切除。

(4)肌瘤恶性变肉瘤样变时,肌瘤迅速增大,多见于年龄较大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5)肌瘤与其它生殖器官疾病常同时存在,有子宫内膜增生或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积水和卵巢囊肿等。有的疾病与子宫肌瘤之间有一定关系,同时使症状体征也有所改变,治疗也应相应有所变化。

五子宫肌瘤的治疗

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有无生育要求、肌瘤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症状和合并症等,进行全面分析而确定。

(1)随诊观察肌瘤不大、无症状,已近绝经期妇女,均可定期随诊观察,每3~6个月1次。如发现肌瘤增大或有其它症状发生,则手术治疗。

(2)刮宫术肌瘤不大而有月经不规则,应行诊断性刮宫术,一方面可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另外也有暂时治疗的效果。

(3)手术治疗肌瘤较大或症状明显,经其它方法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分为:

①肌瘤剔除术,即从子宫上将瘤子剜下来,保留子宫。这种手术适合于年轻的妇女,需保留生育机能,而肌瘤数目不多,为肌壁间或浆膜下肌瘤;

②粘膜下肌瘤如果已拖出于宫口外,可从阴道将肌瘤拧除;③全子宫或部分子宫切除,这是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4)放射治疗如果肌瘤需要进行手术,而病人全身情况不佳,或有严重并发症而不适宜手术治疗时,可采用放射治疗,通过放射性破坏卵巢功能,间接影响肌瘤生长。

但因放射绝经出现绝经征候群给病人带来严重影响,以及放射线的其它副反应超过了治疗肌瘤的价值,故目前已不采用。

(5)其它治疗方法如中医中药、性激素等,可有暂时性效果。

六子宫肌瘤变性是怎么一会事

子宫肌瘤可以发生各种退行性改变,多在肌瘤生长加快而血运不足时发生,如妊娠期、绝经后期。这些退行性改变主要包括:玻璃样变或透明变性、红色变性、囊性变、脂肪样变、钙化、坏死、恶性变等。

(1)玻璃样变或透明变性主要是肌瘤血液供给不足,水肿,液化,为玻璃样物质所替代。

(2)囊性变多继玻璃样变后发生,液化而形成囊腔,软如囊肿。

(3)脂肪性变和钙化肌细胞内脂肪细胞增多,进一步发展使肌瘤钙化,变硬如石。X线片可见到钙化影,此时肌瘤比一般为硬。

(4)红色变性多在妊娠期发生,产后也可发生。主要为血管栓塞、组织坏死、出血溶血及血红蛋白渗入而将组织染成红色。此时病人多有剧烈腹痛。

(5)肌瘤恶性变发生率为0.13%~1.39%,主要为肉瘤变。此时子宫变软,生长快,常伴有不规则流血或月经过多。

总之,子宫肌瘤变性是各种各样的,但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因此定期普查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妇科检查,特别是B超检查,可以协助诊断。一般肌瘤变性应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多数人认为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了,肌瘤会逐渐缩小。从理论上讲是这样,但经临床观察,绝经后的妇女其肌瘤缩小不是很明显,多数妇女的肌瘤绝经前后无变化。但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肌瘤是不应再长大了。

如果绝经期后肌瘤再继续增长,应当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注意肌瘤有无恶性变。肌瘤的妇女不仅绝经前应定期检查,即使绝经后也应每3~6个月检查一次。

向阳,男,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院妇产科肿瘤妇科中心主任兼妇产科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于各种妇科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擅长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对妇科肿瘤的化疗尤其是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七子宫肌瘤中医怎么看

中医里称这种肌瘤叫“癥瘕”,癥的意思是血的积块儿,特点是固定部位的疼痛;瘕的意思是气的积块儿,特点是不固定部位的疼痛(窜痛)。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把“癥瘕”称为积聚。“积聚,气血之凝瘀也。”

意思就是:肝藏血,肺司气,气血的流通,依赖于肝和肺的功能正常。而肝随脾升,肺随胃降,气血不通,一定是脾胃的升降出现问题,导致了肝、肺气机不畅。

子宫肌瘤其实就是身体的气血出现积聚后在子宫上的反映。子宫因为本身就是气血比较充沛的地方,如果气机不畅,瘀血就多半会先出现在这里。就好像堵车都是发生在车流量最大的地方,此时只要有一辆车停下,后面就会造成严重路堵。

子宫的气血也是一样,本来这里有经血,血量很大,只要稍有淤塞,就会集聚为瘤。

子宫肌瘤中医治疗效果值得肯定。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建议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辨证论治。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饮食,积极锻炼身体,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以及时疏解情绪,缓解压力,不生闷气。

身体和精神是一个整体,情绪不好就会影响到身体,而身体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出问题,有时候你想都想不到。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它是整体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希望朋友们珍惜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最后祝朋友们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感恩生活,感恩太极。

本文根据向阳医生科普文章编辑

感谢分享

往期回顾

鱼水之乐,女人一辈子都不会让你知道的两个“秘密”,你知道是什么吗?

↓↓↓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ss.com/grzy/4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