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必读关于宫颈的那些事

据说宫颈癌疫苗上市以来,妇产科医生的手机铃声便不绝于耳,接起电话都像是咨询台……宫颈是干什么用的?宫颈糜烂是宫颈烂掉了?宫颈癌是怎么回事?到底要不要接种宫颈癌疫苗?想了解宫颈相关知识的朋友真是不少啊。今天,医院的黄晓春医师来到节目当中,就宫颈健康做一个全面科普。

本期嘉宾

黄晓春

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5年,陕西省妇科肿瘤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会员,中国妇幼协会微创分会宫腔镜学组会员,陕西省性学会SN-SCCP会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女性盆地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专业特长: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妇科微创手术。

什么是女性的特有器官——宫颈?

子宫颈

宫颈又称子宫颈,长.5~3cm,近似圆锥体,上端与子宫体相连,下端深入阴道。正常的宫颈看上去就像一个甜甜圈,光滑而有弹性。宫颈是给子宫这个“房子”“把门儿”的,防止由生殖道侵入的细菌进入子宫,同时在完成生殖和生育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子宫颈是精子通过的第一关。它分泌粘液。

随着月经周期的改变,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粘液变成无色透明的蛋清样粘液,有利于精子穿过。妊娠后为适应胎儿的生长,子宫不断增大。但子宫颈仍保持关闭状态,保证了胎儿在于它内安全生长,直到妊娠足月。妊娠足月,分娩期的子宫颈逐渐变软,开始扩张,子宫口开大,子宫颈是胎儿娩出的必经之路。

常见的宫颈疾病包括宫颈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宫颈肥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等。其中宫颈癌是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

关于宫颈疾病,一直还有一个名词叫做宫颈糜烂,有人说宫颈糜烂是宫颈烂掉了吗?

宫颈糜烂

年出版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已经取消了“宫颈糜烂”这个名词,并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来取代。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记下来,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育龄妇女因为受雌激素影响,常常会产生“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那么为啥妇科体检或者妇科门诊的时候,医生还是要很郑重的说一声宫颈糜烂呢?一方面是因为惯性(说习惯了);另外一方面,这个区域确实是宫颈癌的重灾区,如果真的有了炎症还是应该引起重视,需要相关的处理。

理清了很困惑大家的宫颈糜烂,下面我们说说宫颈癌,我国一位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兼中国女性健康形象大使曾经在一次“预防宫颈癌专题会”上讲话提到,“我有一个女儿,我希望当她长大的那天,面对的是一个没有宫颈癌的美好世界。”一句看似朴实的话,却道出了一个母亲最简单的心愿。

关于宫颈癌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某组织在街头走访女性关于宫颈癌的看法,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人几乎不了解宫颈癌;部分人认为宫颈癌是5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才患的病,年轻人没有必要担心。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为医院做定期检查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女性应认识到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拥有更健康美好的生活。那么女性为什么会得宫颈癌?

宫颈癌

一句话:因为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

记住这两个原因:一是感染了HPV(HPV主要通过性传播),二是时间上的要求,必须是持续感染,一般是一年以上(意味着只要注意排查,并且给予相应治疗,我们可以有多次机会阻断从病变到癌变的过程!)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疾病,通常由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而来。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反映了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通过筛查发现CIN,及时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是预防子宫颈癌行之有效的措施。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常发年龄为5~35岁,子宫颈癌的高发年龄50~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面对癌症大家总是谈虎色变,大家都希望预防住这种疾病,知道预防最重要。有一句话,也是为宫颈癌疫苗的热度作了注脚,叫做预防宫颈癌应该用疫苗,是这样吗?

宫颈癌疫苗

“预防宫颈癌,选疫苗是对的。”疾病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接种疫苗就属于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是在疾病的潜伏期(癌前病变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检查,早期发现CIN并及时治疗高级别病变,阻断子宫颈浸润癌的发生。三级预防是积极治疗宫颈癌。

对于中国女性而言,HPV16型和18型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而目前的疫苗均可针对这两种亚型。全球现有3种宫颈癌疫苗,分别是二价、四价和九价,其中在中国大陆已上市的是二价和四价。“二价、四价宫颈癌疫苗可预防高达84%的宫颈癌,而九价疫苗可预防90%的宫颈癌。”如果从现在开始,未发生性行为的女性接种宫颈癌疫苗,若干年后,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将大幅度下降。

虽然有了宫颈癌疫苗,但并非一劳永逸。“宫颈癌疫苗目前有局限性”,“引起宫颈癌的高危型宫颈癌亚型有10余种,即便是九价宫颈癌疫苗也仅覆盖9种亚型的高危病毒。”

“所以目前接种宫颈癌疫苗后,依然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宫颈癌疫苗诞生并引入国内前,我国就已开展了大范围的宫颈癌筛查。年,“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被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逐步开展宫颈癌、乳腺癌两癌查治等重大公共服务项目。”财政部拨出专项资金,从年开始实施3年计划,在万名农村妇女当中进行子宫颈癌的检查。

而在诸多筛查方法中,针对宫颈癌的基因检测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使用的就是此项技术。但乔友林强调,这种检测仍属于二级预防,也就是一旦被发现,受检者便已感染HPV甚至发展为宫颈癌。虽然早发现可提高治愈率,但仍不可与疫苗的预防效果相比。

针对“宫颈癌疫苗需5年接种一次”的说法,宫颈癌疫苗的保护期多久尚无长期的大样本数据,目前仅有的小样本研究证明宫颈癌疫苗保护期至少有8年。

无论宫颈癌疫苗保护期有多长,9岁~5岁女性接种都能起到有效保护。“即便只有8年~10年保护期,也能让大多数年轻人避免宫颈癌的感染,从而降低中年后的宫颈癌发病率。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活跃下降,感染的风险也会下降。”

而针对疫苗价格问题,“目前国内宫颈癌疫苗价格相对较高,会影响疫苗的接种率和可行性,从而影响宫颈癌的预防效果。“期待国产宫颈癌疫苗尽快问世,降低价格,从而提升宫颈癌疫苗的接种率。”

目前已进入中国大陆地区的二价和四价宫颈癌疫苗都是三针免疫程序,接种费用分别为元和元,相比于其他二类疫苗,宫颈癌疫苗确实价格不菲。从年7月起,二价疫苗、四价疫苗已先后在我国内地上市,其中,二价疫苗被批准用于9-5岁女性,四价疫苗被批准用于0-45岁女性。但据调查显示,疫苗上市至今,我国人群对疫苗的知晓率仅有17%左右;在知晓疫苗的人群中,对疫苗的接受率为66%,但初中生家长对子女接种疫苗的接受率仅为36%。不愿让孩子接种的原因包括担心疫苗的安全性(78%),担心有效性(53%),认为孩子太小不愿接种(47%)等。

究竟哪些人适宜接种疫苗?“研究显示,女性通常会在初次两性关系后最初几年开始感染HPV病毒,因此在首次两性关系前接种HPV疫苗将获得更好的预防效果。”国内外专家均推荐青少年女性及年轻女性通过接种HPV疫苗来预防宫颈癌,比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9-14岁女孩为接种HPV疫苗的优先目标人群;而根据我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的建议,接种HPV疫苗的重点对象为13-15岁女孩。

FM.6AM陕西新闻广播

《养生有主张》

今天4月0日16:00--17:00

邀请医院黄晓春医师

为大家全面科普宫颈健康

更多精彩,欢迎收听节目!

网上在线收听回放

“陕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首页点击“听广播”,手机、车载广播均可收听

“蜻蜓FM”:

首页点击“电台”→“陕西”→“陕西新闻广播”即可收听

更多精彩

春季膳食怎样吃才健康?

降不下来的三高——控糖失败!原来有这四大原因

喝红酒、吃醋泡花生米能降血压?是真的吗?

降不下来的三高——血脂忽高忽低谁的错

编辑:焦媛审核:梁刚终审:董维娅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听直播APP蜻蜓FM

企鹅FM

搜索陕西新闻广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ss.com/grzy/6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