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腔镜检查的一般注意事项
应用宫腔镜诊断技术要熟知膨宫介质的管理、最佳诊断时机和宫颈准备。
1.膨宫介质:膨宫是为了在宫腔镜手术中获得足够视野。
2.检查时机:
(1)月经周期正常者,诊断宫腔镜的最佳时机是在月经后的卵泡期,检查前必须先排除妊娠。在分泌期进行检查,增厚的子宫内膜可能会与息肉相混淆。
(2)月经不规律者可以随时安排宫腔镜检查,但出血多导致视野受限时不建议手术。
(3)孕激素或口服避孕药的预处理可以使子宫内膜变薄,改善视野的清晰度、缩短手术时间。不常规推荐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仅用于严重贫血患者手术前的预处理和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3.宫颈软化:没有足够证据建议在宫腔镜检查前常规促宫颈成熟,仅对宫颈狭窄或手术增加疼痛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需平衡宫颈软化的潜在益处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常用方法包括舌下含服、口服或阴道用前列腺素,物理扩张法。
二、宫腔镜手术
使用手术宫腔镜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纵隔、妊娠残留物和粘连等,其他适应证包括清除异物,输卵管插管、宫颈管阻塞和定位活检等。
1.子宫内膜息肉去除术推荐的手术方法包括宫腔镜直视下使用剪刀和抓钳等冷刀去除、单极或双极能源性去除和宫腔镜下刨削系统的去除术。对于多发息肉去除术,盲刮漏诊率高,建议优先使用宫腔镜直视下去除。
2.子宫肌瘤的宫腔镜手术指征是异常子宫出血、反复流产和不孕症。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成功取决于黏膜下肌瘤的类型(尤其是肌层穿透程度)。多个、直径大、侵犯肌层深或者肌瘤对侧同时有需要去除的肌瘤可能需要分步手术,尽量减少宫内粘连的形成,同时可避免灌流液过吸收。
三、宫腔镜下手术组织病理的获取方式
新型宫腔镜下组织去除系统(刨削系统)在组织切除同时将标本取出。其优点是手术时间较短,与传统的电切镜相比,完全切除病变(子宫内膜息肉、0型或I型肌瘤)的可能性较高。
四、阴道内镜检查方法
阴道内镜无需使用阴道窥器和宫颈抓钳,多使用生理盐水为膨宫介质以扩张阴道,并置入宫腔镜以显示阴道、宫颈、宫腔结构。外径纤细的宫腔镜可用做阴道内镜。阴道内检查时夹闭大小阴唇以避免灌流液自阴道泄漏。宫腔镜进入阴道后直接进到后穹隆,旋转宫腔镜光纤识别宫颈外口。宫腔镜进入宫颈管内,顺应子宫前屈或后屈位置缓慢进入子宫腔。若子宫过度前倾可以在耻骨联合上方施压或充盈膀胱减少子宫屈度,若子宫过度后屈可以通过直肠指诊前压减轻子宫后屈。
五、疼痛管理
常用的门诊宫腔镜镇痛方案包括单一的药物或多种药物的组合,包括局部麻醉剂、非甾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苯二氮卓类、阿片剂,也可选择宫颈内或宫颈旁阻滞,或两者联合使用。
参考文献: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宫腔镜在宫内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解读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年11月第21卷第6期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