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析二十六宫颈炎

宫颈炎

我们往期的名词解析大部分都是与宫颈癌、癌前病变和HPV相关的知识,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讲解一个在临床上更为常见的宫颈炎性病变。

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包括子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子宫颈管黏膜炎症。因子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与阴道鳞状上皮相延续,阴道炎症均可引起子宫颈阴道部炎症。子宫颈管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较差,因此也易发生感染。临床常按起病情况和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与慢性宫颈炎。

1

急性宫颈炎

急性宫颈炎是宫颈受到病原体感染时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也可以继发于子宫内膜或阴道的感染,多见于产褥感染及感染性流产。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生率的增高,急性宫颈炎的发病率也较前明显增高,并且其感染菌谱也较前明显扩大。

病因

急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由淋球菌和(或)沙眼衣原体引起。病原体累及宫颈黏膜腺体,沿黏膜表面扩散。淋球菌还可侵及尿道等器官。若控制不及时,感染可向上蔓延引起急性盆腔炎。

其他病原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等化脓性菌可直接感染宫颈黏膜,侵及较深,引起急性宫颈炎。严重的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常同时伴发急性宫颈炎,这就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阴道宫颈炎。

临床表现

患者主诉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常呈脓性或血性。阴道内灼热、痒痛不适,下腹坠胀不适,腰酸并常有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有些患者有性交痛,性交后出血,并可伴有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妇科检查发现宫颈充血、肿大。颈管柱状上皮外移,宫颈也可形成溃疡和糜烂。可见有脓性分泌物自宫颈口流出,宫颈触痛明显。合并急性阴道炎时伴阴道粘膜红肿,阴道内大量脓性分泌物。

诊断

急性宫颈炎诊断

?根据病人的症状及妇科检查所见;

?取宫颈分泌物,行革兰氏染色及巴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白细胞及脓细胞增加,如发现有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应进一步进行细菌培养。以确认是否为淋菌感染;

?取宫颈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或PCR检查,以确定感染菌种是淋球菌、衣原体还是其他致病菌;

?阴道镜检查发现宫颈上皮呈鲜红色橙黄色相间,血管网增多,变粗,分布正常;

?宫颈活体组织检查,一般不用此方法。当有溃疡形成时,为了与宫颈结核、宫颈癌、宫颈阿米巴病等相鉴别时可行活检,根据病理所见以确诊。

治疗

急性宫颈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恰当可向上蔓延发展为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输卵管炎,进而发展为急性盆腔炎甚至败血症。取宫颈分泌物进一步检查,确诊为何种病原体感染是治疗的关键。治疗包括全身使用抗生素及局部使用洗液和栓剂用药,应针对病原菌治疗,切忌电灼等物理治疗。

2

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生殖道炎症,也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常因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内形成慢性炎症,也有的患者无急性宫颈炎症状,直接发生慢性宫颈炎。其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厌氧菌。其次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慢性宫颈炎按病理分类,可分为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伴感染、宫颈息肉、宫颈黏膜炎、宫颈腺囊肿及宫颈肥大。

临床表现

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由于病原体、炎症的范围及程度不同,分泌物的量、性质、颜色及气味也不同。分泌物呈乳白色黏液状,有时呈淡黄色脓性,伴有息肉形成时易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当炎症沿宫骶韧带扩散到盆腔时,可有腰骶部疼痛、盆腔下坠痛等。宫颈黏稠脓性分泌物不利于精子穿过,可造成不孕。

辅助检查

慢性宫颈炎辅助检查

?宫颈刮片:是一种最直接、简便、有效的方法。此种细胞学检查不仅可诊断慢性宫颈炎,还可鉴别出淋病奈瑟菌、假丝酵母菌、滴虫等感染。

?TCT:是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的简称,TCT检查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细胞病理学诊断的一种新技术。

?阴道镜:检查前应先作细胞涂片,除外滴虫、假丝酵母菌、淋病奈瑟菌等感染,对巴氏涂片III级或III级以上或者虽检查阴性,但肉眼可疑癌者作此项检查。

?阴道镜检查发现宫颈上皮呈鲜红色橙黄色相间,血管网增多,变粗,分布正常。

?活组织检查:为确诊的最可靠方法。取部分宫颈组织作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

?超声检查:对诊断深部的宫颈腺囊肿有帮助。

?实验室检查:目前国内通常采用淋病奈瑟菌培养法诊断淋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自从版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指南出版之后,核酸扩增试验(NAAT)已经作为一种主要的新兴手段用于诊断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感染,其敏感性明显高于以前的试验方法。

治疗

慢性宫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根据病变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宫颈柱状上皮外移

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易被误诊为慢性宫颈炎,曾一度被诊断为“宫颈糜烂”,从而导致不必要的药物治疗,特别是物理治疗。其实,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是一种生理现象,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移的柱状上皮逐渐鳞状上皮化,绝经后鳞柱交界退缩至宫颈管内。故患者无分泌物增多或接触性出血等症状时,一般仅作细胞学筛查,无需治疗。

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伴感染

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伴感染采取局部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促进宫颈单层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的治疗目的。迄今为止,物理治疗是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其原理是以各种物理方法将宫颈柱状上皮外移面单层柱状上皮破坏,使其坏死脱落后,为新生的复层鳞状上皮覆盖。临床常用的方法有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红外线凝结疗法及微波疗法等。近年来宫颈环形电切术和聚焦超声治疗在慢性宫颈炎的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

伴有宫颈息肉恶变可能

宫颈息肉有恶变可能,行摘除术后应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常规的宫颈息肉摘除只是摘除了宫颈外口的息肉,而宫颈管内的息肉无法摘除。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是近年来治疗宫颈病变的新方法,宫腔镜的优点是能窥视宫颈深部,在治疗时可发现小的外口不可见的宫颈管息肉,并且通过电视屏幕在直视下自基底部上缘开始,用半圆形电切环很容易切掉基底及其所附着的浅肌层,创面同时被电灼,防止出血。由于切除了息肉附着部位的浅肌层,可有效避免复发。

宫颈黏膜炎

此处炎症局部用药疗效差,需行全身治疗。取宫颈管分泌物作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查找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根据检测结果采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

宫颈腺囊肿和宫颈肥大

宫颈腺囊肿和宫颈肥大多无临床症状,且绝经后随宫颈萎缩变小,囊肿消失,故除腺囊肿过大或出现下腹和腰骶部疼痛等不适外,一般不需治疗。若囊肿大,或合并感染,可用物理治疗。

参考文献

1.孙秀丽,刘海棠.急性宫颈炎[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9(04):7-8.

2.卞度宏.正确认识和处理慢性宫颈炎[J].中华妇产科杂志,,42(01):4-5.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ss.com/grzy/7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