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宫颈息肉疾病简介
子宫颈息肉是妇科常见病慢性子宫颈炎的一种临床表征。它是因为慢性炎症刺激使子宫颈管粘膜组织局部增生,而由于子宫自身有排异的倾向,致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的息肉样改变,故也叫做宫颈内膜息肉。中医认为子宫颈息肉的发生是由于郁积的湿热,伤及血海养分,损伤了脉络及胞带所致。
当妇科常规检查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时,所见的息肉外形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子宫颈息肉根部多附着于宫颈外口,或在颈管内。一般体积较小,直径多在1厘米以下,单个或多个,色鲜红、质软、易出血、蒂细长。外观如水滴形成扁圆体。
另一种宫颈息肉发生于宫颈阴道部,这种息肉位置表浅,向表面突出,基底部宽,颜色淡红,质地较韧。
子宫息肉多数良性,有极少数恶性变,恶变率为0.2~0.4%,若作宫颈息肉摘除后常常要复发。
宫颈息肉多发生于40~60岁经产妇。息肉极小时患者没有什么不适症状,多数是因其他疾病在进行妇科检查时方才发现。少数息肉较大者表现为白带增多,或者白带中央有一丝一丝的血丝,甚至有少量的阴道出血,即血性白带或接触性出血,尤其在性交后及蹲着用力大便时极易出血。
子宫颈息肉(cervicalpolyp),一般来自子宫颈管粘膜,为颈管粘膜的堆积,并多认为炎症是息肉的形成因素。
2.子宫颈息肉发病原因
引起宫颈息肉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
1、一般认为是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引起,长期的炎症刺激,促使宫颈粘膜过度增生,加上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2、炎症感染导致的。通常宫颈息肉由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手术操作或机械刺激、夫妻生活损伤子宫颈、月经期性生活、病原体侵入等原因引起感染而导致的。
3.子宫颈息肉症状体征
1.白带异常。白带异常是女性疾病常有的表现。也是告知女性身体出现问题的警告。通常患有宫颈息肉的女性白带也会出现异常。患者的表现就是白带的颜色多发由白色变为黄色,而且有刺鼻的气味。偶尔会见到白带中存在血丝,多半是内部组织血管破裂引起的。
2.阴道异常出血。宫颈息肉的另一个症状就是女性的阴道会不自然的出血。就是不在女性的月经期间也会出血。而且尤其是在性交过后,出血的几率更大。主要原因就是宫颈息肉破坏了宫颈组织,导致宫颈内壁脱落,血管暴露,性交摩擦,导致血管破裂,引起出血。
3.有肿物从阴道流出。宫颈息肉患者还会发现一种症状就是会有一些肿物从女性的阴道流出,肿物有大有小,大的肿物肉眼直接可以观察的大。这些主要就是宫颈息肉表面的组织坏死,从阴道脱落的现象。
4.息肉血管内血栓。息肉血管内血栓的表现就是女性在排便之后,或是性交之后都会有少量的血流出。
4.子宫颈息肉疾病危害
宫颈息肉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宫颈息肉如不治疗,会逐渐长大,阻塞宫颈口。或息肉刚好堵在子宫颈口处,就可使子宫颈口狭窄或子宫颈管变形,从而妨碍精子正常上行引起不孕症。
2、还会造成性交出血,或血性白带,影响性生活。
3、妇女如感觉怀疑患有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炎症,应考虑做个全面的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予治疗。
4、宫颈息肉往往和宫颈慢性炎症有关。医院妇科专家介绍说,如果只切除息肉,因为宫颈的慢性炎症并未祛除,致病菌仍然潜伏在宫颈组织内,仍有可能复发。因此在治疗宫颈息肉后,还应对宫颈慢性炎症予以治疗,以防息肉复发。
5、息肉虽然罕有癌变的,但癌变率亦在0.2%~0.4%,对于年龄超过45岁,尤其是更年期前后患有宫颈息肉的,手术切除。
6、宫颈息肉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该病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促使宫颈管局部粘膜过度增生,加上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息肉多属于良性,但有时也可能是子宫颈癌的一部分,故须特别注意。
7、宫颈息肉的发生,除炎性刺激外,还与性生活和分娩等因素有关,已婚妇女占患者的98%以上。因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症状不明显,即使有炎症大多很轻微,阴道出血也是星星点点,所以宫颈息肉易被人们所忽略。有的患者的症状是在性交或剧烈运动甚至腹压增高之后,有出血的情形。还有的患者平时可能有黄色白带,多有异味,或白带中带有血丝。
8、宫颈息肉的预防,关键是要保持外阴清洁,积极防治阴道炎及宫颈糜烂。对已婚男女,在每次性生活前,各人都应清洗外阴,尤其男方要清除包皮垢,以免将其中的病菌带入阴道。平时要勤晒被褥,并经常换洗内衣裤。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由于宫颈息肉有一定的恶性可能,故一经确诊,就要及时治疗,以减少恶变发生率。宫颈息肉的治疗以手术摘除为主。只要将息肉的根部完全切除,隔天之后就不会再出血。当息肉较大或合并严重的宫颈管炎时,还须考虑子宫部分切除或全切除。宫颈息肉手术后医院复查,因为如有炎症时或有较小的和藏于深处未一并摘除的息肉仍可造成复发。定期复查可尽早发现新的复发性病灶,以利及时对症处理,彻底消除隐患,确保身体健康。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