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采用TB(thermalballoon,热球)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对异常子宫出血进行手术的疗效,并在术前给予刮宫,薄化子宫内膜。方法应用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对8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6例6~30个月,月经改善率97.5%。结论采用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疗效好,安全性高。
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异常子宫出血刮宫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uterinebleeding,AUB)是妇科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引起。我院采用TB(thermalballoon,热球)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对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手术,并在术前给予刮宫薄化子宫内膜的方法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86例,观察其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年3月至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经药物治疗失败的异常子宫出血患86例。年龄32~73岁,平均(45.2±8.0)岁。均已婚,85例有生育史,1例原发不孕。绝经前患者80例,绝经后患者6例,其中功能性子宫出血23例、子宫肌瘤24例[肌壁内和(或)浆膜下肌瘤23例,黏膜下肌瘤1例]、子宫内膜息肉30例、子宫黏膜下腺瘤1例、严重内科疾病合并子宫出血患者22例。6例绝经后患者均无子宫内膜息肉。合并贫血57例,其中重度贫血5例,中度36例,轻度16例。21例术前持续口服妇康片。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随访(21.4±7.2)个月,随访率%。
1.2方法
1.2.1纳入标准(1)良性子宫病变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2)子宫出血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手术麻醉禁忌。(3)无生育要求。(4)有6个月内刮宫检查子宫内膜病理结果,已排除内膜癌及癌前病变。(5)子宫孕3个月大小,宫腔深度12cm。(6)术前全部病例常规行B型超声及宫腔镜检查。
1.2.2手术步骤术前做好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术前15min肌注杜冷丁mg。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取阴道扩阴器扩张阴道,取扩宫器扩张宫颈口,插入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球囊至宫底部,预热药筒内药液,至℃时,治疗仪自动喷射药筒药液至球囊,使球囊外壁与子宫内膜黏贴,持续1min后,治疗仪自动收回药液至药筒,并自动停止操作,此时取出治疗仪球,术毕。
1.2.3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1年半、2年、2年半,患者在门诊复查。随访内容包括月经周期、经量、痛经的改变、有无下腹痛等,复查血常规以及B型超声,部分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手术前后经期、血红蛋白改变用配对t检验,术后闭经的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x2分析及Fisher’s确切概率法。
2结果
2.1一般结果
术前宫腔镜检查1例有黏膜下肌瘤,直径1cm,宫腔形态尚规则,2例有直径1cm,的内膜息肉均先行宫腔镜下电切,再行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其余均直接行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手术时间为60s,宫腔深度7.0~11.5cm,平均(9.2±1.1)cm。术中无出血。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下腹不适或隐痛,持续(12~24)h,3例患者术后口服止痛药。平均住院时间3.2d。术后23例用妇康片2.5mg,每天1次,服用1个半月。
2.2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
2.2.1月经的改善情况86例患者随访到术后6个月以上,其中30例随访到2年以上。绝经前80例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术后经量均明显减少,经期明显缩短。术前平均经期长(15.4±9.3)d,术后6个月平均经期长(1.7±3.6)d,数天后经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月经量明显减少率为36.2%(29/80),闭经率为61.3%(49/80),满意率为97.5%(78/80),绝经后患者6例,术
后均无阴道出血,满意率为%。术后早期约56%的患者有少量阴道出血,时间可持续1~40d,此后即表现为规律的少了月经或闭经,这种术后早期的阴道出血可能与宫腔内创面坏死、组织脱落有关。服用妇康片可以使由此引起的出血减少。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术后月经量虽明显减少,但表现为少量淋漓阴道出血,故治疗效果不满意,1例回顾其治疗资料时发现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后宫腔镜检查可见其子宫前后壁内膜稍红,内膜去除不充分可能是此患者出血的原因。在长达2年的随访过程中发现:术后6个月疗效则已稳定,6个月以后月经情况变化很小。
2.2.2贫血症状的改变治疗前56例患者贫血,平均血红蛋白为(85±22)g/L,范围(34~)g/L,术后3个月升至(±18)g/L,范围(60~)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2.2.3痛经的变化绝经前80例中,合并痛经者22例,术后11例痛经消失,5例减轻,6例无改变,痛经改善有效率为72.7%(16/22)。5例术前无痛经术后出现轻度痛经。
2.3并发症术中无子宫出血、穿孔。7例(8.1%)术后下腹坠胀、隐痛、阴道流黄红色分泌物时间较长,考虑为子宫内膜炎,均行抗炎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在术后随访中发现宫腔积血行扩张宫颈,治疗后积血消失。随访2年来无术后子宫切除病例。
2.4术后宫腔镜复查结果
16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进行宫腔镜检查,宫腔疤痕挛缩呈管状或倒三角形,平均宫腔深度较术前减少1.5cm,输卵管口多不可见,宫腔内多可见如棉花团状疏松的白色纤维素样物及红色的肉芽组织,无宫腔闭塞性粘连。活检病理提示为变性坏死组织、平滑肌组织,少许子宫内膜被覆上皮,无内膜腺体,可见老化的肉芽组织改变及纤维化。2例宫颈内口挛缩、粘连,
行分解术。
3讨论
3.1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的临床疗效
本组患者术前进行刮宫薄化子宫内膜,术后随访6~30个月患者闭经率为61.3%(49/80),满意率为97.5%(78/80)。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后1个月左右部分患者一过性的阴道出血量多或出血时间长可能与宫腔内创面坏死组织脱落有关,术后服用妇康片能抑制卵巢功能,使坏死组织的脱痂期与月经期错开,可减少出血。6个月以后患者的月经状况变化很小,无月经量明显增加,随访到术后2年,疗效稳定。这可能与术中圆形的探头顶部很容易达到宫腔内各个部位,而且组织破坏深度恒定,内膜破坏完整有关。与宫腔镜电切术相比,内膜切割的深度则受术者的经验、宫腔的形态以及切割部位的影响,因此治疗的满意率也就会有较大的差异。而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则明显不受上述条件影响,因此疗效更稳定。
3.2刮宫薄化子宫内膜的优势
术前的子宫内膜薄化一直是倍受